广西省贵港市社会发展

2019-08-10 11:14:11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九久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财政用于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方面的支出45亿元,占贵港市财政支出的42%。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多渠道筹资1.59亿元投入校安工程建设,改造校舍面积13.3万平方米;中心城区新建荷城初中和县西小学、峡山初中扩建工程顺利竣工投入使用。职业教育攻坚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新进展,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取得新突破,参合率达95.8%;完成7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和1073个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贵港市新增城镇就业1.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3%,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万人。社会保障能力明显加强,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154.3万人次,比2011年增加29.8万人次,贵港市共投入救助资金7亿多元,救助各类对象600多万人次,城乡低保、医疗、五保等社会救助和救灾救济力度进一步加强,第三批整村推进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贵港市减少贫困人口3.5万人。开工建设4095套保障性住房,改造棚户房1018户,改造农村危旧房7000户,有效解决了市民住房困难和住房条件差的问题。投入2.15亿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23个,受益农民43.95万人;投入2697万元,新建沼气池6200户。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7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42个、农家书屋635个,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人口计生工作取得新成效,建立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长效工作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建成200个人口计生“幸福家园”村(居)级综合服务平台。扎实推进“双拥”工作,荣获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八连冠”称号。气象服务、防震减灾、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等事业都取得了新进展。

  城市建设

  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38.8平方公里扩大到51.1平方公里,人口由34.29万增加到50万。累计投入近40亿元,建设了一批城市路网、城市供水、小街小巷改造和城市绿化美化亮化等市政工程,公共设施配套逐步完善。县城和重点镇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率达到37.8%,五年提高10.5个百分点。

  新建与改造城市道路30多公里,合理拓宽城市骨架;城市道路、供排水、供电、路灯、绿化、垃圾处理,城市防洪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框架不断扩大,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重点城镇发展加快,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正在向具有浓郁南国特色的园林港口城市发展。 根据“南国特色山水园林城市”的发展定位,贵港市城市建设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加大城建融投资改革,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7平方公里的城市新区、20多幢现代化高层建筑、一批生态商住小区和占地12万平方米的新世纪广场公园相继落成,增强了贵港的时代特色。老城区主要街道景观改造工程、东湖景区开发建设和郁江堤路园工程等重点项目正在加紧进行。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也不断加强和规范,城市面貌焕然一新。2005年贵港市获第五届自治区“南珠杯”竞赛特等奖,绿化覆盖率已达32%,园林绿化指标也达到“广西园林城市”标准。一个富于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城市正在西江之滨崛起。

  卫生医疗

  2011年,贵港市共有卫生机构440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0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6个。医院、卫生院病床床位8931张,卫生机构人员2.07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34万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756人,注册护师、护士4655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共419.24万人,平均参合率为95.48%。

  城市园林绿地面积2139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658公顷;公园面积为23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279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23.31%;生活垃圾清运量20.95万吨。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24.9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28%。

  体育事业

  2011年,贵港市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内容丰富多彩。贵港市先后成功组织举办了迎春五人制足球赛、“三八”妇女节广场趣味体育活动、“五一”劳动节“拖拉机”邀请赛、首届广西广电网络公司“高清互动杯”气排球邀请赛和首届“五粮醇”气排球大奖赛、贵港市第四届老年人体育运动会等。在广西第十二届运动会上,贵港市共组织近300名运动员参加了14个项目的比赛,获得奖牌57枚,其中金牌34枚,银牌14枚,铜牌9枚,贵港市代表团还荣获大会颁发的“体育道德风尚奖”。同时,我市也在不断完善体育基础设施特别是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在贵港市建设1个国家级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73个村级篮球场,使贵港市农村地区新增体育场地面积多达4万㎡,进一步改善了农村体育基础设施,方便广大群众就近就地开展健身活动。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