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河南 流连忘返

2020-10-09 09:18:18 来源:大河网 作者:任国战 杨之甜 王平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图片 1.png

图为仓巷街的迷人夜色。杨之甜摄

图片 2.png

图为郭土楼村村民在景区当义工。刘梦珂摄

图片 3.png

图为游客在集云村游览。胡巨成摄

图片 4.png

10月4日,市民在郑东新区北龙湖公园游玩、拍照。邓放摄

编者按

品咖啡,逛书店,拍照打卡留个念;住民宿,访古寨,曲径通幽返自然。国庆期间,我省一批网红打卡地受到游客追捧——夜幕降临,古色古香的街景颇具“文艺范儿”;华灯初上,美轮美奂的建筑饱含沧桑;红绿相映,山间的古村落也越发迷人……

安阳

古都打卡到仓巷

河南日报记者任国战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杨之甜

走一走古色古香的青石板路,尝一尝美味的安阳特色小吃,听一个原汁原味的老城故事、喝一杯唇齿留香的咖啡、感受一场热情洋溢的现场音乐会……10月5日傍晚,记者来到仓巷街,街口的甲乙丁书店内传来一阵悠扬的琴声,走进这家小店,古朴雅致的木柱、木窗,现代感十足的阳台椅、玻璃杯,让这个百年老院焕发出新的生机。三三两两的游客边喝饮品边读书,不时还拍照上传到社交网络。“假期人可多,我们几乎从早忙到晚,来打卡的人不断……”店内工作人员说。

“走,那边的安阳故事开讲了!”随着人潮,记者来到16号院,一场关于安阳老城故事的公益文化讲座正在进行。观众席中央放置了摄像机、手机,同时开通了直播模式,不时有网友参与互动。“带孩子来听听老安阳故事,也让他对家乡多一分了解。”一名市民说。

夜幕降临,仓巷街“亮”起来,青砖灰瓦的街巷在明黄色的灯光下活力四射,游客越来越多,摩肩接踵。街边有乐队现场表演,有商家将桌椅摆在路边供游人吃饭休憩,还有小商贩摆出玩具、饰品、衣服等商品,弹唱声、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

大仓门院内正在放映一部黑白电影,一旁有专业人士在讲解,很多市民驻足观看;后仓坑前的广场上歌声阵阵,安阳市群艺馆组织的义演节目轮番上演,观众叫好声不断。

一路走来,各种展馆里游人如织,好不热闹。在北京工作多年的安阳人张金强告诉记者,前不久在抖音上看到有关仓巷街的短视频,发现家乡的这条老街成了“网红”,于是趁这次回乡探亲顺便来“打卡”。“这次回家没去红旗渠、大峡谷,专门来仓巷街,没想到咱安阳也有了自己的‘南锣鼓巷’!”他说。

“目前街里入驻20多家文化单位,还有50多个常在此举办活动的文艺团体,国庆期间这些单位和团体都在有序开办活动,以丰富市民生活。”安阳市文峰区甜水井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大伟介绍。

商丘

乡村游“火”了郭土楼

河南日报讯(记者王平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刘梦珂)10月7日10时许,记者驱车来到虞城县城郊乡郭土楼村的杨善庙自然村,只见村牌坊外的停车场早已停满了车辆,进口处排着长长的游客队伍。

“没想到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发展得这么好。我听说这里很好玩,今儿来这儿转转,人真多,不仅环境美,游乐场、百鸟园等可游玩的地方也挺多的。”前来游玩的虞城县城区居民冯云称赞。

郭土楼村原是贫困村,下辖5个自然村。2016年,郭土楼村以杨善庙自然村为试点,探索出“股份+合作”的土地流转模式,村民以土地入股形式实施土地流转,整合闲散土地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把郭土楼村打造成一个集生态种植、特色养殖、地方特产、各地名吃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村,同时,还发挥能人带头作用,建设百果园、百鸟园等项目。经过几年的发展,村里环境美了,游客数量增加了,小村庄成了豫东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并被评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旅游饭”。

记者看到,许多村民在门前摆出了土特产、饮料、零食,生意非常火爆,还有的村民经营起了儿童游乐设施、饭店等。在村里经营饭馆的村民杨献珠说:“村里搞旅游,我就凭自己的手艺干饭馆。人多的时候一天能赚四五千元呢,现在我也脱了贫。”

“十一”期间,为活跃气氛,景区还开展了魔幻艺术节等活动,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平均每日接待游客一万人左右,这里成了网红打卡地。

南阳

磨沟夜色醉人心

河南日报讯(记者孟向东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王娟)10月6日,连日来秋雨的洗礼让桐柏县新集乡磨沟村的空气格外清新。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小山村的“夜生活”悄然启动。

磨沟村内的几所农家乐灯火通明,每张桌子前都坐满了食客。蓝色的炉火熊熊,锅勺叮当作响,空气中弥漫着扑鼻的饭菜香。“每桌都点过餐了,今晚的客人比较多,咱们上菜要快一些……”在自家开办的“民宿一号”里,老板娘宁丽在厨房与餐厅间不停地穿梭,忙得不亦乐乎。手机又响起来,“不好意思,最近两天的民宿房间都订满啦……”

宁丽原来与丈夫一直外出打工,自从新集乡开始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她嗅到了商机,跟丈夫商量后,将自己的小院改造成了集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特色民宿。随着村子的名气越来越大,游客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

好。“客人挺多,我这里光流水每天就一两千元,比以前打工可挣得多多了。”谈起这些,她高兴得合不拢嘴。

磨沟村地处深山,拥有独特的生态自然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但多年来一直“捧着金饭碗过苦日子”。近几年,当地党委政府以脱贫攻坚为抓手,因地制宜,坚持文旅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保护性修缮古村落建筑、因地制宜绿化造林、建设特色民宿农家乐、修建红军转战南阳展览馆,打造了登山步道、尖山峰古寨、荷塘月色、观景亭等景点,开发了垂钓、水上乐园、小杂果采摘、篝火露营烧烤等休闲体验项目。磨沟村通过网友的传播成了当地有名的网红村。

参观红色展馆、逛古村落……远离城市的喧嚣,游客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尽享美好夜色,红绿相映的磨沟村在夜色中释放着无限魅力!

信阳

雨中嗨翻集云村

河南日报记者胡巨成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李子耀

“大家好,我现在就在信阳市浉河区的网红打卡地集云村。”“来来来,这儿再给我来一张。”……10月6日一早,蒙蒙的细雨还在下着,山巅的集云村就已经热闹起来了。

红门、蓝窗、绿台阶……村部前的小广场,早就被来自全国各地的小汽车挤满了。车刚停稳,可爱的孩子就想从妈妈的怀里蹿出去,嚷嚷着要和前面的“小猪玩偶”做游戏;大人们也不甘落后,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自拍神器,找寻最佳的摄影地点;高处的凉亭里,几名女生正举着手机支架,直播当地的特色民宿。

“这里真是太美了,等会儿我还要品尝品尝这里的特色农家饭。”从郑州赶来的王女士说。

这个时候,村民陶伟没有时间迈出他的农家乐小饭馆,他要赶在第一拨客人到来之前,把今天所需的食材都准备好。

“一大清早就开始忙活了,都没得空。”陶伟笑着说,“很多客人都是电话直接预订的,还有很多回头客觉得菜好吃,村子好玩,又带着家人过来,点名要来我们这儿吃饭。”

村子另一头的村民代立业也着急了,叫着老伴赶紧把最好的茶叶拿出来备着。代立业一家原本以种茶卖茶为生。2016年,集云村以旅游景区规划和生态园区建设为抓手,利用集云山上种茶历史悠久、声名远播的优势,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次年,代立业就和两个兄弟一起,开设农家乐、民宿和茶叶店。现在,全国各地的游客来了,代立业一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前段时间还有外国人来呢,现在我们一年挣个一二十万元不成问题。”代立业越说越兴奋,“我还想把门前的广场再设计一下,扩大规模,吸引更多的游客。”

“我们在美丽乡村的基础上,又打造特色旅游村,村民都看见了商机,农家乐越来越多。现在,游客络绎不绝,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集云村村委会主任陶长亮告诉记者。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