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师巴桑扎西22年的教书育人路

2017-06-20 22:48:3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刘枫 王珊 责任编辑:邓丹凤 字号:T|T

  “老师,我孩子能不能先在学校旁听一下,我担心小孩明年上学跟不上进度。”一位家长领着孩子来到当雄县乌玛塘乡第一中心小学,对老师诚恳地说。

  “这样的场景,在我刚来乌玛塘乡任教时,绝对是不敢想象的。”在旁边看到这一幕的校党委书记巴桑扎西颇为感慨,此时他脑海里浮想联翩,22年的劝学生涯似电影般一幕幕闪过。

  1995年,巴桑扎西走上了教育岗位,在他的记忆中,当时学校条件极差,几间低矮的土坯房、一辆手扶拖拉机、两匹马便是学校的全部资产。

  巴桑扎西说:“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但当时办学条件艰苦,教育资源奇缺,家家户户也都不富裕,家长们普遍不重视教育,也不理解知识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不受教育,只能让贫困村更贫困。”作为一名从偏远乡村走出来的教师,巴桑扎西深谙教育改变贫困、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但现实条件却让巴桑扎西感到了不小的阻力。于是,工作后不久,他便走上了劝学路。

  巴桑扎西说:“与家长‘抢’学生,是最让我难忘的记忆。”

  2001年5月,乌玛塘草原开始进入虫草采挖季。大批家长来到学校,要求“放人”,但“放人”会造成教育上的“放任”,为此,当雄县领导不得不出面与家长沟通。最终经过上级批准,学校以调休的方式让孩子们回家挖虫草。

  巴桑扎西说,为了提高入学率,县教育局还与银行达成协议,牧民家里如果有学龄儿童没有上学的,不批准从银行取得贷款。为此,一些家长不得不把孩子送到学校,但这也只是为了交差了事。

  即使送到了学校,由于家长不重视,学生逃学的情况屡屡发生。“有家长甚至还帮助孩子晚上跳墙逃学,自己在墙外接应,老师去劝,还与老师玩起了‘猫鼠游戏’。”巴桑扎西说。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