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园新村邮局旧址

2020-05-20 04:49:54 来源:博雅文化旅游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陵园新村邮局旧址

陵园新村邮局旧址
  
陵园新村邮局旧址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陵园新村邮局,或称“陵园邮局”,又因建筑顶部为四方的重檐攒尖顶,有八个檐角被称为“八角亭邮局”,还因靠近美龄宫,据说宋美龄常来这里寄信,就有人称之为“美龄宫邮局”。该邮局是规划在当时的“总理陵园”邵家村合作社附近的一座邮政公共服务设施,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新建。邮局原来有一个匾额,上 书--“陵园邮局”,是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写的。

  邮局的主体建筑为两层,仿古式的绿色琉璃重檐攒尖顶,蓝色琉璃斗拱,一层正面开有一座正门,雀替和梁架上的彩画描饰,已漫漶不清。正门两边是拱形的大窗,主体建筑两侧各有四座并排的拱形大窗。因为建筑顶部为四方的重檐攒尖顶。

  陵园邮局始建于1934年,是一座设施功能齐全的陵园新村专用邮局。邮局正门上原来挂有一块大匾,上 书--“陵园邮局”,为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写。邮局的主体建筑为两层,仿古式的绿色琉璃重檐攒尖顶,蓝色琉璃斗拱,一层正面开有一座正门,雀替和梁架上的彩画描饰,已漫漶不清。正门两边是拱形的大窗,主体建筑两侧各有四座并排的拱形大窗。因为建筑顶部为四方的重檐攒尖顶,自然就有八个檐角,所以陵园邮局就有了个绰号--“八角亭”。

  远看陵园邮局,恰似一座设计精巧的佛寺。门前是个开放式的平台,两侧都有环形的台阶供人上下,可以从两侧上楼梯进入邮局。在民国时期,出入这里的都是国民党时期的达官贵人,据说宋美龄就经常到这里来邮寄信件,正是因为这样,现在这里被人们称为“美龄宫邮局”。这个建筑有一圈护栏,有趣的是护栏的形式并不统一。建筑左右两侧,各有一座仿古山门式的拱门,上覆绿色的琉璃顶,拱门里面是东西厢房。右侧拱门的护栏为中式望柱,以西式铁艺连接;而左侧拱门的护栏则完全是中式的仿古柱栏,是主体建筑的护栏,栏板上有梅花和卷草的纹饰。在邮局的西侧,还有一座中西合璧的牌坊门,两根立柱上有传统官式牌坊上才有的“冲天柱头”,牌坊“接柱头”施以简洁的云纹装饰,“雀替”施以卷草纹装饰;“坊梁和云头柱”上则配以黄色、绿色的镂空琉璃花砖,而立柱表面还有传统的几何凹线装饰,这座牌坊门中西合璧,颇具特色,两旁的护栏又为中式望柱,以镂空花砖连接。一座不大的建筑竟用了三种不同风格的护栏,可以看出设计者的良苦用心,显然是想通过风格不同的护栏,不同的门来区分不同的区域。

  很可惜的是,陵园新村并没有存在多久。1937年冬,日军攻打南京期间,南京城-成了激烈的战场,此时的陵园新村人去楼空。日军向紫金山发进攻时,陵园新村成为一片火海,别墅里遗留的来不及带走的珍贵的文物和书籍连同这些高贵的别墅,被炮火化为灰烬,陵园邮局同样被焚毁。抗战胜利国民政府还都后,作为陵园中一座必不可少的公共性建筑,1947年,陵园邮局被重建。当然,经过8年抗战的苦难,原来别墅的主人或死去,或远离,陵园新村是块伤心地,那些豪华别墅自然没有理由重建,只有一些残留的地基还依稀可见。显然,陵园邮局是陵园新村中的标志性建筑,这也是为什么一直能保留至今的原因。

  直到文革以前,陵园邮局一直没有人居住,周围荒草丛生,内部空空荡荡,别墅的残基上,一座座棚户在旁边像野草一样不停增长,陵园邮局当年原有的功能被彻底覆盖了,这座精致的建筑被彻底遗忘了。

  2006年6月5日,陵园新村邮局旧址被公布为第六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阅读:
  ·第六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