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沂蓬: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者

2019-08-02 12:23:53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九久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王沂蓬,49岁,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者。

  王沂蓬——奥运奖牌设计者

  2007年3月27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500天,奥运会奖牌设计方案也掀起了它的红盖头:正面采用国际奥委会规定的图案,背面则镶嵌着取自中国古代龙纹佩玉造型的玉璧,正中的金属图形镌刻着北京奥运会会徽,“金镶玉”的创意,巧妙地完成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中西合璧。

  “金镶玉”实现中西合璧

  2005年11月,北京奥运奖牌设计征集活动正式启动。中央美术学院组成了一个设计小组,王沂蓬是负责人。

  国际奥委会对于北京奥运奖牌设计提出了两点最基本要求:一要特别,也就是前所未有;二要有中国特色。他们把图书馆里所有关于中国文化的书都查了一遍,最终,一块佩玉打动了他们。“玉璧在传统文化中有纯洁、高贵的意味,是中国文化的最好象征。而金子又是西方人觉得珍贵的。” 设计稿最初有一百多种思路,经过层层筛选,中央美术学院将焦点集中到其中的祥云、京剧脸谱和玉璧三个方案上。2006年7月,“金镶玉”的设计思路一路过关斩将,顺利中标,提交国际奥组委。

  文化与实用交战导致“玉碎”

  玉,能够不碎么?这是任何一个有常识的人都能够回答的问题。国际奥组委的官员们要求:当奖牌在两米高度以内掉在地上时,要保证玉不碎。

  王沂蓬明白,中西设计理念差别很大,在西方人眼中,文化成分仅是很小的方面,相反功能方面必须做得非常到位。运动员拿到奖牌后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比如咬、举起来晃,甚至失手掉到地上等等,都在他们考虑的范围之内。出于美学考虑,他们第一次设计的奖牌金属边比较窄,然而审查中有外国专家提出,要加宽边缘,在稍微远距离的地方也能看出来奖牌的质地。同时,奖牌边缘要用来刻运动员的名字和项目名称。一边以文化性为主,一方以实用性取胜,导致了奖牌的玉碎问题。

  两毫米成就“金镶玉”

  面对质疑,我国奥组委的官员既没法解释,也不敢保证,只能答复国际奥组委回去再想办法解决。第一次递交奖牌设计方案,无功而返。2006年10月31日,解决玉碎的问题又辗转回到王沂蓬手上。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方案就不能最终通过;方案不能通过就得重新设计、论证、实施,“国际奥委会方面的提交时间已经定死了,后面还必须给厂家留出制作时间,我就是中间一截,两个月。”

  王沂蓬前前后后一共找了二三十位玉石加工、力学、金属、材料学、生产企业等各行业的专家出谋划策。一个月过去,技术方面仍旧毫无进展。后来的半个月里,王沂蓬没有回家,几乎没有睡觉,实在困极了,就在工作室旁边的休息室里和衣而卧,小憩片刻。他曾不止一次梦到自己手拿奖牌从高处扔下来做实验,却仍旧是碎,碎。院长回忆那段日子,每次看见王沂蓬都是灰头土脸,而他自己只记得那时每天都觉得口渴,嘴唇总是干的。他记不得具体日期,只是死死记得每一天距离提交日期的倒计时。

  奖牌的厚度是6毫米,玉石的厚度为3毫米,要想把玉石嵌入而不致在摔落时脱落、破碎,就必须在玉石与金属之间找到一个缓冲带。“把玉变薄当然是不可能的了。”王沂蓬说,这样做只会增加玉石摔碎的可能性。因此,只能把奖牌镶嵌玉石的槽加深。然而厂家回复这样做有可能会把奖牌打透。最后,王沂蓬建议厂家用“车”的工艺把槽加深2毫米,就是这2毫米,成就了北京奥运会的“金镶玉”。

  第三次实验前,王沂蓬又对方案进行了修改,“把金属和玉之间的结构都改变了。”虽然较之前两次有了质的改善,但王沂蓬仍然觉得不够保险,于是又调整方案,准备做第四次实验。

  最后,王沂蓬选择了阻尼材料缓冲金属的震荡,使之传送不到玉石上去,保证在万一情况下奖牌掉到地上,玉石不碎。

  “最后一次实验时压力非常大,如果再不成的话,就真的没有时间再做了。”2006年12月28日,在中央美术学院一间实验室里,中央电视台的摄像机记录了最后一次实验的画面——镶嵌着玉石的奖牌从两米的高空中自由降落,摔在大理石地面上,一声闷响,镜头定格,玉石完好无损。虽然经过上百次的实验,王沂蓬听到声音就知道这一次玉没有碎,但是他仍然不敢弯腰把奖牌捡起来,甚至不敢低头看一看。终于突破了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解决的技术难题,这位沂蒙汉子潸然泪下。

  2007年2月8日,“金镶玉”奖牌设计方案在国际奥组委的赞许声中通过。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