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临沂好人”揭晓 9人用感人事迹展现道德力量

2020-11-17 08:00:00 来源: 临沂文明网 作者:临沂文明网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近日,由临沂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7家部门联合组织的“临沂好人”评选活动评选结果揭晓,张秀英、李凯旋、刘中山、胡彦秋、施凤成、张富荣、刘玉艳、刘玉侠、田民9人分别入围诚实守信类、见义勇为类、敬业奉献类、孝老爱亲类和助人为乐类“临沂好人”榜。

  助人为乐张秀英:“兵妈妈”39年绣制拥军鞋垫 


张秀英

  沂南县蒲汪镇河东社区现年81岁的张秀英是英烈后代,报效祖国的信念深深烙在她的心灵深处。过去39年里,老人虽然身体不是特别硬朗,心中却始终不忘拥军。夜灯下,她凭借一双巧手一针一线缝制出近3万双鞋垫,送到上千名子弟兵的手中。老人拥军爱兵的感人精神荡涤着人们的心灵,战士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兵妈妈”。

  由于长期埋头缝制鞋垫,张秀英落下颈椎骨质增生和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疼痛厉害了就要住院打点滴。她却始终不听医嘱回到家继续穿针引线。疫情期间,她又日夜赶制了200双拥军鞋垫,捐到沂南县红十字会,托他们转交给驰援武汉的解放军部队。

  助人为乐李凯旋:海归学子为农家娃建书屋 


李凯旋

  自2018年12月美国留学归来,李凯旋一直想为家乡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做些什么。在看见了许多农村孩子阅读不方便的现实以及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他萌生了为孩子们搭建一个自由阅读空间的想法。2018年年底,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支援下,李凯旋在家乡河东区汤头街道前林子村创立汤头第一所公益性图书馆——绘世图书馆。

  通过自己出资及接受社会捐赠,如今,李凯旋已经在汤头街道开设了两所公益性绘世图书馆,在郯城李庄、平邑县大谷峪开办公益性绘世图书馆分馆,河东九曲分馆正在筹备中。近2年,李凯旋还招募大批志愿者前往各图书馆进行授课,并多次邀请北大、清华研究生及美国、印尼等国际留学生前来授课。

  见义勇为刘中山:74岁环卫工人勇救落水儿童 


刘中山

  7月8日下午5点左右,兰山区半程镇土门村村民孙红研之女孙金然骑自行车行至村西沟处时,不小心连人带车掉进了近2米深的河水中,情况非常危险。此时环卫工人刘中山恰好经过此处,发现落水儿童,74岁高龄的他不顾个人安危,奋不顾身的跳下河去,将落水儿童拖上岸,挽救了小女孩的生命。

  事后,小女孩的家人为报答救命之恩送来礼品,可是朴实的老人坚决不要。“这是举手之劳,即使是其他人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会这么做的,你们不用放在心上。”刘中山说。

  诚实守信胡彦秋:40年扎根荒山造林千亩 


胡彦秋

  “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该为党回报点啥?”种了半辈子地的临沭县临沭街道山里村老党员胡彦秋想了很久,当他站在家门口眺望对面荒芜的苍马山时,心里便有了主意:“我要‘绿化荒山’,作为对党的报答。”1981年,时年39岁的胡彦秋毅然扛起锄头上了山。面对荒山艰苦的生活条件,他无怨无悔、任劳任怨、辛勤耕耘。

  白天上山开荒,晚上点着蜡烛自学育苗技术,就这样,胡彦秋凭借着一双手、一镢头、一铲土,40年来,从意气风发的壮年,到白发苍苍的暮年,以一人之力独守荒山植树万株,让这座被石头掩盖的苍马山蜕变成绿意葱茏的老年山,放眼望去满山皆绿,郁郁葱葱,成为了一片让人叹为观止的天然林和人工林。

  敬业奉献施凤成:铁血柔情守护一方安宁 


施凤成

  自参加工作以来,现年42岁的临沭县店头派出所所长施凤成始终奋战在基层派出所,他以成为业务骨干为目标,勤学苦练钻研公安业务知识。他在学中干、干中学,从综合系统信息录入到特种行业暂住人口管理,从擒拿格斗到机动车驾驶,从调查走访到网上办案,在较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了网上办案程序,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得到迅速提高,迅速成为一专多能出类拔萃的办案里手。

  从警16年来,施凤成共抓获逃犯150余人,打击处理违法犯罪嫌疑人1000余人,破获各类案件2000余件。先后获得“临沂市十佳110民警”“临沂市模范军转干部”等荣誉。

  敬业奉献张富荣:用爱心诠释教育真谛 用责任演绎教育情怀 


张富荣

  从教25年,蒙阴县金基希望小学副校长张富荣坚信“不搞教研的教学,是没有生命的教学”,她主动深入基层上公开课、示范课,努力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鼓励参与课改及科研课题立项和论文撰写工作,先后指导县级以上优质课80多节,优秀论文50多篇,科研立项40多项,培养市县级教学能手40多名。

  当学生遇到困难或遭受不幸时,张富荣会毫不犹豫地去尽一位母亲、一位老师的责任。多年来,班里有十多名同学遭遇过不幸,她始终以教师的关爱、母亲的情怀来引领孩子摆脱困境、健康成长。

  孝老爱亲刘玉艳:15年悉心照料瘫痪公公 


刘玉艳

  在沂南县青驼镇西村,现年45岁的刘玉艳15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瘫痪在床的公公的事迹,感动着四邻八乡的每一位村民。

  刘玉艳嫁过来时,公公就因病在床上躺了多年了,但那时公公有婆婆照顾,平时她也就是给搭把手。天有不测风云,2005年,婆婆突然患上脑出血,成了偏瘫,不但不能照顾公公,连婆婆都要有人来照顾。当时,身为儿媳的刘玉艳想也没想就承担起照顾两位老人的重任。2011年3月,婆婆去世后,刘玉艳的丈夫要打工养家,照顾公公的担子直接压在了刘玉艳的身上。15年来,刘玉艳事无巨细,她说不管公公能活多少年,她都要一直照顾下去。

  孝老爱亲刘玉侠:终身不嫁只为守护一个家 


刘玉侠

  在郯城县庙山镇仇村村民刘玉侠的记忆中,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居无定所、苦苦挣扎的境遇中度过的:酗酒成瘾的父亲、因麻痹症残疾的母亲、股骨头坏死的哥哥、智商不足的嫂子,还有5个幼小的侄子侄女,更令人绝望的是,这个庞大的家庭,多年来一直在外省漂泊讨生活。为了支撑起几乎令人窒息的家,时年17岁的刘玉侠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终生不嫁。

  洗衣、做饭、看娃、种菜、照顾嫂子、打零工……挑起家庭重担近30年,刘玉侠没休息过一天。2010年,在外漂泊了半生的刘玉侠带着一大家子回到了故乡仇村。终于回家了,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自己的责任田,刘玉侠感觉生活终于开始善待了自己。从17岁到45岁,在最美好的年纪却挑起了最重的担子,已经坚守了28年的刘玉侠还将继续挑下去。

  孝老爱亲田民:好丈夫十年如一日照料瘫痪妻子 


田民

  2010年,妻子孙秀英遭遇车祸成了植物人,10年来,罗庄区褚墩镇褚墩一村村民田民不离不弃,每天照顾妻子吃饭、洗澡、按摩,3000多个日夜,他一直守护在妻子眼前。

  田民说,只要自己还能动,就会一直照顾妻子,再苦再累也不会放弃。这么多年,田民所做的点点滴滴被乡亲邻里看在眼里,每当提起田民,认识他的人无一不竖起大拇指。

  临报融媒记者 褚菲菲 英子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