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墨绘彩 沂蒙逐梦—临沂市乡村振兴战略综述

2021-01-27 08:00:00 来源: 临沂文明网 作者:临沂文明网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沂水院东头镇西墙峪村处处皆景美如画

兰陵县向城镇徐皇路村的高标准蔬菜示范园区被列为“上海市外延蔬菜生产基地”

兰陵县向城镇卜家楼村现代化高科技温室大棚

在上海灵杨农贸市场,临沂特色农产品成靓丽名片

每天都有大量的兰陵蔬菜进入苏州南环桥市场

  大寒将尽,立春在即。八百里沂蒙的乡野田间,正涌动着万物复苏的勃勃生机。

  从村头巷尾的树木萌发绿芽,到温室大棚的蔬菜郁郁葱葱,从正在自家院里直播出售土特产的农村电商,到在村里广场上休闲玩乐的乡亲孩童……我市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绘就了一幅沂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画卷。

  回首来路,不忘初心。在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新时期的孟良崮战役后,我市率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动乡村振兴向整体推进、全域拓展提升。

  强基础 农业兴

  这个冬季,在山东南菜园——兰陵县,一辆辆满载新鲜蔬菜的车辆每天川流不息地向长三角城市进发。“今年的蔬菜价格好,收入又能增加了。”在兰陵县向城镇徐皇路村蔬菜大棚里,菜农看着棚里长势喜人的黄瓜眉开眼笑。

  借助乡村振兴的契机,徐皇路村创办了兰陵县佰盟专业种植合作社,流转了周边4个村的3200多亩土地,修建了大小温室棚1000多个,打造了兰陵县高标准蔬菜示范园区。这个园区年销售蔬菜1500多万公斤,已成为“上海市外延蔬菜生产基地”。

  在我市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中,蔬菜产业仅是其中一项。“十三五”期间,我市累计建成标准农田513万亩,划定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465万亩、优质农产品基地达570万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粮食瓜菜等产量保持平稳增长,保障了农产品有效供给。我市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监管体系,成功创建省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县1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产自临沂”正是我市在全省第一个发布的农产品市级区域公用品牌。在这个品牌下,我市培育价值过10亿元的区域品牌11个、企业产品品牌7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农民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分别达到807家、1067家、493家、49家。

  我市农业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也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截至目前,我市已基本实现村内道路硬化“户户通”全覆盖,累计解决了556.8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造林面积近79万亩、改厕100多万户,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80%;培育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134个、市级300个。

  农村兴则农民富。目前,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达5%,连续16年高于城镇居民增幅;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超过30%,5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清零。

  三步走 引路径

  2020年12月8日,上海市普陀区百联中环购物广场门前,一场热闹的“产自临沂”走进上海社区品鉴活动正在举行。米、面、油、菜、水果等几百种沂蒙优质农产品在这里集中亮相,受到上海市民的热烈欢迎。当天,临沂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还为上海一批生鲜超市举行了“‘产自临沂’——上海市授权店”授牌仪式。

  从今年开始,我市将利用3年时间,打造300个具有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优势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在长三角中心城市授权开设300家“产自临沂”直营店,进一步丰富上海市民的餐桌。

  新形势下,乡村振兴战略如何走好下一步?

  2020年,市委、市政府坚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立足资源禀赋良好、物流条件便利、农业资源丰富、与长三角商务交流密切等优势,积极对接融入长三角,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三步走”的决策部署,努力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休闲旅游“后花园”和产业转移“大后方”。

  沂蒙优质农产品走进长三角,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正是我市乡村振兴“三步走”、主动对接长三角的关键第一步。

  为了深入开展“产自临沂”品牌推广活动,我市举办了优质农产品对接长三角地区启动仪式、上海推介活动,先后7次组织到长三角地区对接交流,签订合作框架协议100多个,联合上海蔬菜集团授牌优质农产品基地100个。制定、修订优质特色农产品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标准(规程),梳理农业地方标准123项,初步建立了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于一体的产销标准规范体系。

  与此同时,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休闲旅游“后花园”,我市正在不断推进中。目前,我市正以传承沂蒙红色基因为引领,以发展“红”+“绿”+“金”高品质旅游为导向,从而推动旅游产品、设施、服务提质升级。去年以来,我市新推精品旅游线路66条,提升旅游集散中心18处,改造旅游专线、风景大道12条。分批分步打造“绿色风情、红色沂蒙”旅游环线、“两纵一横一连”沿河快速路网,加快构建“一环二圈九通道”快速高效旅游交通体系,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产业转移“大后方”。借助农产品供应和人员交流优势,两地政府、企业之间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高频互动、高效对接。与江苏徐州等市开展“跨省通办”,异地审批提速60%,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先后引进了新城控股、申通快递、绿地集团、房德集团、乡伴集团等长三角地区一大批优质项目落户我市。

  走前列 谋发展

  “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康亮说,我市正围绕“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统筹、融合、有序推进“五个振兴”,着力打造鲁南经济圈乡村振兴先行区。

  面对新的挑战,我市扎实开展乡村振兴“三步走”。今年,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筹划对接长三角中心城市系列活动,联合制定完善优质农产品基地认定办法,不断扩大“产自临沂”品牌影响力。据悉,今年将完成新授牌沂蒙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100家,面向长三角地区的农副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销售额年增长10%以上。

  与此同时,统筹城乡空间,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等旅游要素,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着力推动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提档升级,叫响“红色沂蒙”“康养临沂”等品牌,吸引更多长三角游客来我市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稳妥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新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0个,培育市级乡村治理示范镇30个、示范村100个。扛起粮食安全责任,抓好46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新增高标准农田45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基本稳定。

  面向未来,砥砺前行。我市正以沂蒙精神为引领,不断夯实农业产业基础,强化人才支撑,提高乡村文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起势。

  临报融媒记者 王珊珊 李文梅 赵泽军 通讯员 谭子辉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