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腔:唱法新奇 独特民俗色彩

2019-08-02 17:06:03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刘玥莹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经过长期演出和艺术交流,艺人们将“拉魂腔”、“梆子”、“京戏”的某些特点揉进了“本肘鼓”,使“本肘鼓”产生了一次大的飞跃,进入“冒肘鼓”阶段。“冒肘鼓”的主要特点是旦角唱腔下句的尾音翻高八度,这种唱法是从“拉魂腔”那里吸收来的,人们称为“打冒”,“冒肘鼓”也由此得名。

  “周姑子调”与“肘鼓子戏”在高密深受老百姓喜爱。很多村庄世代都有戏班子。演唱“肘鼓子戏”成为当时群众的主要娱乐方式,每个村的戏班子一年都要演几回,并互相串演。“肘鼓子戏”又被人们称为“拴老婆橛子”,妇女们为了看“肘鼓子戏”,把“孩子拴在窗棂上,饼子糊在锅台上,腰带忘在圈墙上。”1954年高密茂腔剧团成立。剧团汇集了各私营剧团的拔尖人物,有良好的演员基础。至今已排演古装戏、现代戏几百出,曾多次参加省、市戏剧会调演,次次获大奖。其中《根的呼唤》获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并荣获1994年度曹禺戏剧文学奖提名奖。1990年3月应文化部邀请,高密茂腔剧团晋京演出现代戏《盼儿记》,获得0成功。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多家报刊进行了报道,在全国引起了轰动。“茂腔”这一稀有地方剧种,自此令人刮目相看,演出市场不断扩展繁荣。

  高密茂腔源远流长,其新奇的唱法,独特的民俗色彩,深深地植根于广大民众之中,成为地方戏剧的一朵奇葩。其突出特点:一是由于方言有异,唱腔不同。高密人语音平和温软,同一句唱词,高密茂腔更显得婉转悠扬,声声入耳;二是创作移植剧目较多。高密茂腔剧团创作了《元宵谜》《盼儿记》《根的呼唤》等多出大戏,并移植了黄梅戏《女驸马》、京剧现代样板戏等,从而创新了许多内容,并从其它剧种引进了一些适合茂腔的优点,兼容并蓄,从乐器演奏、舞台设计到表演都有很大改进与发展;三是高密茂腔剧团始终保持有较大的演职员阵营。自剧团成立以来,经历过艰难曲折,萧条冷落,当然也有过兴盛繁荣,但全团在岗演职员一直保持五六十人左右。特点即优势,高密茂腔剧团凭着自身的优势,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打出了品牌,赢得了声誉,常演不衰,平均每年演出数百场,并将26出茂腔戏制作成VCD光盘在全国发行,很受群众喜爱,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刘玥莹)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