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天津】大健康奔小康——专访全国政协常委、天津市健康管理协会名誉会长田惠光

2020-09-14 11:09:45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侯砚 李丹凝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1600052707968271.jpg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今年一次突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加深了全社会对追求健康的共识。事关生老病死,与健康有关的一切,随时可能成为现代人高度的关切。自下而上的全民自觉,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普遍增长的健康管理意识犹如千军万马,向更深更广的细分业态突进。大到国家战略基础设施建设,小到企业经营之道行业之规、民众健康观念的养成和塑造……大健康时代已至,小康之治亦是健康之治。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从某种角度上说,健康扶贫是脱贫应攻之坚。为此,中国小康网专访全国政协常委,天津市健康管理协会名誉会长、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田惠光。

  【采访手记】

  大健康之路 任重道远

  虽然已经不再担任天津市政协副主席的职务,但是田惠光依然奔波忙碌于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的工作。

  田惠光曾任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天津市委主委,1968年6月参加工作,90年代初在芬兰库奥皮奥大学公共卫生系公共卫生专业学习,攻读慢病防控和健康管理的博士,是公共卫生营养学方面的专家,从那时起,她就励志把国外先进的健康管理经验、先进方法、技术带到中国。

  “中国的‘大健康’刚刚起步,国际上‘大健康’产业GDP能占到15%左右,而中国才占4-5%,规模还比较小。另外,我们的大健康产业结构也不是特别合理,我国目前还是以医疗卫生服务为主,占中国健康产业的95%;在国际发达国家只占20%,其余以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为主。因此,中国的转型还是有一些困难,这些年我们也一直呼吁促进转型。非常高兴看到中共十九大部署了健康中国战略,目前以治疗为中心的健康事业会逐渐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大健康产业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田惠光说。

  高危慢病群 可防可治

  十年前,天津成立健康管理学会,当时的田惠光时任天津市卫生局副局长。从那时起,她就一直致力于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把健康管理的理念传导到天津的医疗卫生科技工作者当中。

  田惠光介绍, “当前,我们要做的是实现从体检到健康管理的转变,为此我们积极进行探索,努力使健康管理服务得到发展。”田惠光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慢性病高发的趋势十分明显,而且出现了年轻化、低龄化的现象。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我们知道很多慢病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即长期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如超重肥胖、不健康的膳食习惯、缺乏运动、吸烟和过度饮酒、心理压力大等。健康管理的思路是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大力宣传健康的四大基石,夯实人们的健康基础;对慢病高危险人群,如超重肥胖,血压正常高值者、血脂异常、糖尿病前期等进行针对性健康干预,使他们掌握预防与控制慢病危险因素的健康知识、技能、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预防、逆转或延缓慢性病的发展进程;就是争取少得慢病、晚得慢病、不得大病,而不是只是等着得了病才去治疗。

  大健康领域 规范突进

  作为全国政协常委,田惠光在全国政协提交的提案有些是关于“大健康”的,每次提案都非常具体。通过她的不断呼吁,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国家卫健委反馈,在今后制定政策上会推动大健康的发展。

  谈到未来大健康领域的拓展空间,田惠光表示:“公众目前关注点还是集中在看病治病层面上,至于慢病患者、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意识和需求还需要再激发。‘大健康’产业的特点是范围广,包容度强,产业链长,而目前我们的产业链主要集中在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用品上。因此,未来需要向健康管理,健康促进,健康养老,包括健康食品,体育运动,健康养生等方面与协同发展。”

  时至今日,她仍然在我国探索新的管理方法,用于健康管理工作中,并一直带领团队研究健康管理的行业规范、标准以及服务认证,一步步的把健康管理引向深入,带到更高的台阶。

  “健康管理应该真正成为改善人们健康的一个有力措施,而不是噱头。”田惠光说。

  【专访实录】

  中国小康网: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从某种角度上说,健康扶贫是脱贫应攻之坚。您如何理解“大健康奔小康”以及大健康与脱贫攻坚的关系?

  田惠光:“大健康”从我们国家部署了健康中国战略之后,越来越得到了公众的重视。“大健康”和脱贫攻坚以及奔小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国家的贫困户当中,42%是由于疾病致贫或者返贫的,也因此,脱贫攻坚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健康扶贫。在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大健康”发挥的重要作用就是针对这些贫困户特别是有重大疾病的患者,帮助他们控制疾病,摆脱贫困。

  健康脱贫当中,目前关注的主要是疾病人群,而我们还有很多慢病高危人群的贫困户,所以今年脱贫攻坚的任务基本完成之后,如果没有“大健康”推动,这些人群可能还会致贫。所以“大健康”下一步的任务,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如何能够提升全民的健康素养,让高危人群能够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自我保健能力,能够抵御慢性病的风险,使他们不至于滑落到贫困户当中,或者出现病倒一个压垮一家的情况,这是未来关注的重点。因此,我认为“大健康”是全民奔小康的一个重要基础。

  中国小康网:天津市健康管理协会已经成立了十年有余了,这十年来,协会主要做了哪些工作,特别是针对大健康、提高市民的健康素养方面推出了哪些活动?未来,协会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什么?

  田惠光:健康管理在我们国家应该说是一个新兴的学科,2000年才引入中国,到了中国之后会有一个发展过程,所以我们健康管理协会第一步的工作就是打基础。首先是加强各项制度和组织体系的建设,成立了相关的专业委员会,聚集了300多名健康管理相关专家开展健康管理工作。此外是加大人才培养,我们率先成为健康管理师培训基地,加大社区医生的培训,截至目前已经培训了3万多名社区医生。协会还和社会力量合作,开展大量的健康管理适宜技术研究,促进健康管理服务真正落地。

  为了更好的开展健康科普宣传教育,协会组织本市临床医学、健康管理、营养、心理、运动、中医保健领域的资深专家组成专家团。针对在职人员、中老年、孕产妇、慢病患者等群体,到医院、企事业单位、社区进行专题讲座;并为中老年人群进行公益性健康咨询及健康监测,开展多种健康娱乐活动,共计600余场,使十万余人受益。自2010年起,受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委托,共开展科普讲座17次,听众达5000余人。协会与天津电台合作举办“健康大讲堂节目”,每周一次讲座,举办了300多场。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这是健康中国建设的新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对于健康管理事业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规划纲要”中对未来中国的健康指数和指标有着十分具体的规定,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既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对“规划纲要”的学习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未来我们的主要工作也将集中在积极促进健康管理服务业发展、加强协会的队伍和能力建设、搞好继续教育,加强和丰富学术交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开展健康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

  中国小康网:我们了解到,目前成立了京津冀健康促进行业联盟。是什么样的契机以及背景,促使我们三地结合成立了行业联盟?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大健康的工作推进的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绩?

  田惠光:京津冀健康促进行业联盟的成立,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具体体现。搭建三地健康管理行业协调发展的服务平台,既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需要,也是三地健康管理行业广大同仁的共同愿望。

  最近几年来,在各地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支持下,在三地健康管理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持信息共享、学术交流、项目与培训合作,促进了三地健康管理工作的发展。我认为我们的成果更多的体现在推动健康管理规范发展:在三地卫生健康委的支持下,三地协会联合起来,由天津健康管理协会牵头,一是制订“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并在国家认监委备案;二是成立了认监委支持的“HQCC中国健康管理标准化建设与认证委员会”,与取得国家资质的认证机构合作开展对健康管理机构的认证工作;三是培养了28名取得资质的健康管理服务认证审查员;四是对京津两地6家健康管理机构认证并颁发了认证证书,为健康管理机构规范科学发展提供了示范。

  中国小康网天津9月14日电

 撰文/侯砚

  摄像/李丹凝

  指导单位/天津市委网信办

  联合报道/天津市健康管理协会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