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时刻|一张照片背后的帮扶故事】 天山南北同振兴——来自天津市对口援疆前方指挥部的调查报告

2021-05-08 09:30:19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吉宝刚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4.jpg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中国小康网天津5月10日电 茫茫大漠无边无际、滚滚黄沙铺天盖地。沙漠是这里的主题,沙尘是这里的主角。

位于新疆南部的和田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北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全年沙尘天气达200余天。昆仑山一脉孕育的和田各族人民,在这里辛勤耕耘,顽强的在片片绿洲中奋斗,与贫困相搏。

2020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天津对口支援的和田地区有策勒、于田2个县,41个村未脱贫,占天津整个支援未脱贫县的66%,占整个天津支援未脱贫村的89%,这里是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主阵地,是中央挂牌督战的重点。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

加大产业扶贫重点招商引资15.1亿元;

打造库尔班扶贫手工坊带贫800人;

百万只羊项目二期开工实现剩余贫困户完全脱贫;

打造“和田夜市”名片经济,推动就业消费脱贫,同时实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第十批天津援疆前指在2020年初遭逢疫情的严峻形势下,不等不靠、全力施为,早谋划、斗疫情、抢时间。在援疆前指的奋力拼搏下,“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挂牌督战任务圆满完成,天津帮扶的策勒、于田2个县,41个村,4216户共计16261人,全部完成脱贫摘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并持续加力乡村振兴,天津援疆一直在路上。

天津津南新村人

1.jpg

策勒县“津南新村”的蔬菜大棚

“我能成为天津援建的津南新村的村民,现在很开心,幸福!”策勒县津南新村的阿米娜·依迪力斯在自家的蔬菜大棚中自豪的说。

两年前的她还陷入在贫困生活的境况中。阿米娜·依迪力斯2018年5月份搬入了天津援助建设的新家园——津南新村,此前她的一家人,一直生活在位于策勒县城60公里外的恰哈乡色日克羌村。阿米娜·依迪力斯家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三口住在用红柳巴子建成的两间房屋中,收入微薄,仅仅靠棉花收成时,外出打零工摘棉花挣些工钱,再有就是家里每年养的一头羊,一年下来全家收入八九千元,每月人均二三百元,家境贫困。

就是这样,当接到从村里搬迁到天津援建的津南新村通知后,她的一家人还是不能接受。“我们当时就是想不通,我们一直住在村里,摘棉花、干农活、养羊就是我的一切,现在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不能放牧养羊,我们怎么生活啊?”阿米娜·依迪力斯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脸上依然流露出一丝疑虑的神情。这个疑虑直到她真正的搬入新居后,才开始逐步打消。

2018年5月份,阿米娜·依迪力斯一家离开了色日克羌村,怀着忐忑的心情,迁往策勒县天津援建的津南新村。进入新村的一瞬间,阿米娜·依迪力斯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整齐排列的房屋,宽敞平坦的道路,郁郁葱葱的绿植规划带……这一切仿佛是在梦里。

居住环境的改变,让阿米娜·依迪力斯欣慰的心情并没有保持多久,新的担心随之而来,居住环境极大改善,可靠什么生活呢?就在和阿米娜·依迪力斯一样情况搬来的19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有着同样担心的时候,一座座天津援建策勒县的蔬菜大棚正在茫茫戈壁沙漠上拔地而起。

“我们策勒县政府早就想好了这个问题,就是让这些搬迁而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天津援疆资金援建的大棚中种植蔬菜,靠农业经济作物科学种植,实现脱贫。”策勒县驻策勒镇津南新村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队队长图尔荪江·阿卜杜热合曼说。

大棚是免费分给每一户的,但出乎意料的是,几乎所有搬迁而来的贫困户,都拒绝领取。“我们从来都没有在大棚中种植过蔬菜,对未来靠这个收入生活充满疑虑,还不如去养羊。”阿米娜·依迪力斯的想法代表了大多数人。

援建一座大棚在18万元左右,搬迁而来的农牧民甚至有这样的想法:先领了大棚,再转手卖出,然后买羊养。驻村工作队迅速入户进行讲解和动员,仅集体动员会就开20余次,反反复复的讲解沟通,终于有110多户同意试种。

一场种植脱贫攻坚的战役打响,种植技术人员、工作队队员、驻村援疆干部全体上阵,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在大棚田间。6个月后,辛勤的汗水获得了收获。

阿米娜·依迪力斯在大棚里种植的第一茬西红柿喜获丰收,获得收入18000元,按照一家三口计算,全家已经达到了每人每年4000元收入的脱贫标准。大棚的成效显而易见,种植户积极性和信心大增,不仅第一批搬迁而来的剩余贫困户全部加入进来,已经获得成果的脱贫村民,还争相领取了剩余的大棚,开始一户经营两座大棚。

2020年5月初,阿米娜·依迪力斯两个大棚种植的西红柿等蔬菜,在今年第一茬丰产后已经售出,收入达4万余元。她拿着红彤彤的西红柿说:“我们已经远离了贫困,生活越来越好,有时会和原来居住的色日克羌村亲戚朋友联系,他们现在都会很羡慕我们,而这一切都源于天津同胞的无私援助,真心感谢天津同胞对我们的厚爱,我是策勒人,也是天津津南新村人,我们一家亲!”此刻你能看到阿米娜·依迪力斯眼睛里溢出激动的泪花。

图尔荪江·阿卜杜热合曼说:“天津援疆所表达出的爱心、奋斗、团结精神,在策勒津南新村的村民中得到了传承。”

策勒县县委副书记董明彦,是天津第十批援疆干部,他说,在策勒县津南新区感觉就像在天津一样,策勒县是南疆地区深度贫困县,自然条件恶劣。天津援疆策勒县工作组,通过援建易地搬迁安居富民房和阳光果蔬种植大棚,努力打造乡村经济“产城融合”业态模式,把移民新村和产业园区结合在一起,让易地搬迁的山区贫困牧民在改善生活条件的同时,也有了稳定增收、快速增收的致富方式,解决了393户1249人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安置就业问题。实现了“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截至目前,策勒县津南新村“产城融合”项目已投资了7693万余元,全部为天津援疆资金。

发展电子产业链

3.jpg

策勒县津和数字电子产业示范区展示厅

走进策勒县天津工业园区,道路横平竖直交错贯通,两旁绿树成荫,中心厂区比邻划一。已经到了午饭的时间,马雷锋还在拿着方案和工人们在车间中研究着安装设备的事宜。这里是策勒天津工业园中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公司,马雷锋是公司的副总经理。“我们公司有1100余名工人,疫情期间坚持开工,现在,工人里所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我们公司正在筹划与其他电子公司联合,一起在策勒天津工业园投资实施电子产业园中园,逐步建立电子产业链条集群,扩大发展,在产业脱贫后,实施高质量发展。”马雷锋的话语中充满信心。他说,这些发展的推动来源于策勒县的好政策,天津产业园区的好政策,还有天津援疆工作的好政策,特别是强有力的招商引资。

策勒县副县长董子忠已经接打电话20多分钟了,电话的一端是他20多天沟通洽谈,招商引资到策勒天津工业园的客户。这样的电话每天不下20人次。“再多的电话我也愿意接,只要他们能到咱们策勒、到咱们天津产业园区来投资”,朴实的话语却包含着对招商工作的热情。2020年4月中旬,刚刚入疆的天津第十批援疆人员休整后,组成专业人员立即对策勒天津工业园区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天津工业园区虽然硬件完善,但在园区产业构建上有不足之处,表现在园区产业分散,入住企业规模小、生产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等问题,这些均限制了园区的进一步发展。根据园区的实际情况,天津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做出对天津工业园区进行产业升级的规划决定。目标定为向电子产业集群发展。

2020年5月16日,招商引资获得成果。当日南疆四地州脱贫攻坚现场推动会在新疆和田地区举行,天津市会同新疆和田地区组织开展了“助力和田地区脱贫攻坚产业援疆项目”现场签约仪式。共有11个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其中就有签约投资额达15.15亿元的8个招商引资项目,6家优质招商企业与策勒县签约落地。智能终端、电子元器件、安防系列产品等一批优质电子产业集群项目落户和田策勒天津工业园区。截至目前,6家签约企业全部完成了注册,4家企业已经开始动工。

“和田地区物流是短板,这是我们商家投资时最担心的,如今随着南疆国际陆港(无水港)项目的签约,我们投资商心理更踏实了。”陈茂所说的南疆国际陆港(无水港)是第十批天津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一直重点关注的项目。并已向天津市政府上报了关于建设开发该项目的建议,将天津港现代物流理念、先进管理经验、高效服务运作引入和田,促进当地商贸物流水平提升和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5月16日,在南疆四地州脱贫攻坚现场推动会签约仪式上,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与和田地区成功签约。该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消除和田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交通物流掣肘,将打通和田地区与内地乃至境外贸易物流通道,解决物流不畅问题。同时对当地经济起到巨大辐射带动作用。

如今,策勒天津工业园区发展规模达到4.90平方公里,工业企业达60余家,截至目前,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5%,带动就业形成城镇人口规模约6000余人,其中贫困户3000余人逐步完成脱贫。策勒县副县长董子忠说:“招商引资,实施产业脱贫是重中之重,能亲历其中,深感责任重大,2020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后,2021年将转续乡村振兴,策勒将实施“两区一港”的规划蓝图,即持续发展以电子产业链为主的天津数字电子工业示范园区、创新发展高科技设施种植技术的智能农业示范园区,以及以大型物流集散中心为主的无水港,目前数字电子产业园区业已完成,智能农业产业园区和无水港也已经规划完毕即将施工建设。”

创新扶贫手工坊

6.jpg

于田县库尔班手工坊的商品展示及直播中心

刚走近于田县斯也克乡吉日木提热克村的库尔班扶贫手工作坊,里面织布机发出的“咔哒”声便传入耳朵,30名织布工人正在忙碌着,她们都是村里的贫困户。

2020年5月1日过后,这些贫困户被选入到村里新建立的“库尔班扶贫手工坊”工作。经过简单培训,她们开始了试运行上岗。库尔班扶贫手工坊,是今年天津援疆工作推出的一项重大帮扶创新项目,该项目利用当地人擅长制作手工皂、玫瑰花香包以及纺织布艺产品等优势,打造居家直产、居家直播、居家直售的“三居三直”模式。在天津西青区对口援助的未脱贫的于田县,第一批选择了7个贫困村作为试点,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设立规范化的扶贫手工车间集中做工,通过直播平台销售当地的手工艺品和特色农产品,为贫困户创造更多的就地就近就业的机会。

当地村民基本都会做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只需要经过简单培训,就能上岗。妇女需要带孩子,老人行动不便,都不适合外出打工,这些人到村里的库尔班扶贫手工坊上班,既能照顾家庭,每周还能获得至少400元的收入。在家门口就业,实现脱贫摘帽。

于田县还有27个村没有脱贫,在这27个重点贫困村,每村建设一座“库尔班扶贫手工坊”,开发上百种系列产品,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就业增收脱贫。“我们驻村干部都是库尔班扶贫手工坊人,要服务好手工坊的工作,争取全年实现消费扶贫3000余万,直接有效带动800余人脱贫,间接带动3000人脱贫,为脱贫攻坚助力。” 天津第十批援疆干部于田县副县长罗金海说。

养羊技术专业户

5.jpg

新疆津垦奥群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内的澳湖羊

“天津援助的羊,改变了我们一家的命运。”在于田县希吾勒乡的津垦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合作社羊舍内,养殖户托合提肉孜·卖吐尔孜一边说着,一边在自家羊舍中投放着饲料。他的羊舍中目前有18只羔羊。两年前,他一家三口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来源全部靠平时打零工,收入微薄且时断时续。自从加入了天津援疆的百万只多胎育羊项目后,彻底改变了他一家人的生活。

畜牧业是和田地区传统产业,养羊也是当地人的主业。但因为自然条件差,同时面临生态保护、退牧还草等诸多因素,当地养殖出现低谷,大多农牧民因搬迁弃养而导致贫困。天津食品集团利用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开展和田对口帮扶工作,实施产业精准扶贫,因地制宜创新模式,打造肉羊全产业链建设。

如果说养殖技术的提升,给和托合提肉孜·卖吐尔孜一样的贫困养殖户带来了希望,那么收入的提升却是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脱贫效果。“我加入到百万只多胎育羊项目后,第一批成品羊出售,就有了2万元的收入,达到了脱贫标准。是天津的援助让我们脱离了贫困,现在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未来了。”58岁的托合提肉孜·卖吐尔孜一边说,一边紧紧握住了张建礼的手。

文磊是希吾勒乡专职扶贫副书记,看着因为养羊乡里的贫困户逐步脱贫,他说: “天津援建的百万只多胎羊养殖项目,被称为“希吾勒”模式。让希吾勒乡的贫困面貌得到根本改变,脱贫的同时还培养出了村民科学精准的养殖习惯。2020年5月份,百万只多胎育羊二期项目已经开始,希吾勒乡将会新进3900余只羊,惠及420余户1300余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我们作为百万只多胎育羊养殖人感到非常开心!”文磊的话语表达出了希吾勒乡村民们的共鸣。

从扩繁总场成立之初动员村民养羊,到如今走在街面上,无论大人孩子都和他热情的打招呼,并异口同声的找他要羊育养,张建礼此时是欣慰的。作为天津援疆企业,他和他的公司团队用自己的真诚和精心付出,得到了村民的认可。更让他感到自豪的是,看着贫困户一家家脱贫,他正经历着天津对口支援脱贫攻坚的全过程。张建礼说,“于田县目前建成了15个乡级扩繁分场,按照政府高位推动‘龙头企业(总场)+乡级扩繁分场+合作社(养殖大户)+基础农户’的四级构架模式,快速有序推进,二期也已经启动开工,计划投资2.58亿元,可带动当地肉羊养殖约30万只,同时将带动于田县地区多个贫困户实现脱贫,脱贫后还可以持续加力乡村振兴,继续增加村民的收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打造夜市新业态

2.jpg

于田县的和田夜市创新打造经济新业态

去过和田夜市的人,都会被那里的美食所折服。于田县兰干乡最繁华的地点,有一座特别的建筑,这里的人都知道,这是天津按照和田夜市规模复制援建的兰干夜市。夜幕降临,兰干夜市内灯火通明,大红的灯笼与新疆风情建筑融为一体,优美的歌舞与南来北往的人员交融互动。“天津援建的兰干夜市太好了,不仅带动了消费,更是实现了带贫”兰干乡党委委员买提卡斯木由衷的表示。买提卡斯木是全程见证了兰干夜市的从无到有。兰干夜市所在地点,原来是一片空旷地,堆积着成片的垃圾和废土。天津对口援助于田的西青区最终决定在这里援建一座夜市,在提高当地消费经济水平的同时,更是为了实施带贫。投资140万元的兰干夜市在2019年6月建成。42户经营人员中有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截至到目前,都已完成了脱贫。

打造夜市经济,不仅带动脱贫,还可以进一步践行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年,天津援疆再度出手,在策勒县和于田县投入800万元资金,打造5座“和田夜市”名片。正在于田县托格日尕孜乡考察援建夜市的于田县副书记薛军说:“夜市经济是天津援疆的一个特色创新,推进夜市经济的深度发展还在进行中,只要能带动当地收入增加,带动脱贫成功,我们就是夜市经济的打造者。”

于田县县委副书记薛军说的夜市经济深度发展,其实是天津援疆又一项为脱贫攻坚设定的创新延伸项目,即将“和田夜市”名片引入天津,在西青、津南、宝坻三区商务核心地点,打造夜市经济。夜市中的经营者和歌舞演出者均从和田地区贫困人员中选取,实行异地就业带贫。

截至目前,天津援疆拓展“和田夜市”新业态,实现“早市、集市、夜市”于一体的模式创新,建成7座夜市,解决1500人就业,带动6000人脱贫增收并转续乡村振兴提高生活水平。 

从津沽大地到天山南北,从海河两岸到昆仑大漠。天津援疆就像一曲经久不衰的“麦西来甫”,沁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天津援疆人就像戈壁滩上的一棵棵胡杨,用奉献和坚守书写着脱贫攻坚路上的“天津故事”。

文字 视频/天津市对口援疆前方指挥部提供

摄影/吉宝刚

指导单位/天津市委网信办

联合报道/天津市合作交流办

天津市对口援疆前方指挥部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