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绍兴市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的通知

2019-01-23 08:00:00 来源:绍兴市人民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

《绍兴市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1月21日


 

绍兴市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

 

为深化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抢抓新机遇、蓄积新动能、打造新高地,强势推动绍兴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2500亿元以上,其中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企业上云”突破3万家,在役工业机器人达到1.2万台,5G用户普及率达到30%。

到2022年,全市数字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体制机制明显优化,数字经济发展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较2017年翻一番,达到3300亿元以上,“企业上云”累计突破4万家,在役工业机器人达到1.5万台,5G用户普及率达到70%。数字经济成为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创建成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集成电路产业园示范区。

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

2017年

2020年

2022年

总体

规模

数字经济增加值(亿元)

1620

2500

3300

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31.7

42

48

数字

产业化

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业务收入(亿元)

420

800

1200

规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亿元)

4

20

30


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年)

29

32

35

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率(%)

55.4

58

60

PCT专利申请量(件)

42

64

84

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科技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3.5

4.5

6

技术交易额(亿元)

15

30

40

数字经济上市企业(家)

4

6

10

高新技术企业(家)

220

350

600

产业

数字化

在役工业机器人数量(千台)

7

12

15

重点工业企业装备数控化率(%)

70

75

80

重点工业企业机器联网率(%)

52

55

60

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年)

21

25

30

企业上云数(万家)

1

3.3

4

网络零售额(亿元)

426.1

1000

1500

跨境网络零售出口额(亿元)

6.8

13

20

基础

设施

互联网普及率(户/百人)

58.3

≥70

≥80

5G用户普及率(%)

0

30

70

互联网出口带宽(Tbps)

4.7

7.2

8.5

二、重点任务

(一)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

1.打造大湾区集成电路“芯”高地。以打造集成电路“万亩千亿”级新产业平台为目标,将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突破口,聚焦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及应用的全产业链,加快补链建链,致力谋规划、引项目、育企业、优生态,争取在重点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在关键环节实现精准赶超,培育形成集研发设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金融、科技体验、商务配套、生态绿色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构筑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主导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产业发展平台,打造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芯”高地。力争到2020年,集成电路及相关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到2022年,产值突破500亿元;到2025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创建成功浙江省“万亩千亿” 级新产业平台、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园示范区。(责任单位:越城区、上虞区政府,市投资促进中心、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

(1)实施集成电路制造跃升工程。以增强芯片制造综合能力为目标,依托中芯国际MEMS(微机电系统)生产线,拓展MEMS领域封装测试及模组制造,形成MEMS传感器领域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向工业控制、汽车电子领域提升,基本建成国内微机电和功率集成系统制造中心。鼓励集成电路优势企业升级建设集成电路先进生产线,提升生产制造技术水平、扩大企业规模、壮大企业实力。到2022年,集成电路制造业产值突破200亿元。

(2)实施集成电路设计提升工程。依托长三角地区应用市场,着力引进移动通信、物联网、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智能控制芯片设计企业,鼓励现有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领域的应用需求,开发量大面广的移动智能终端芯片、数字电视芯片、网络通信芯片、智能穿戴设备芯片及操作系统,支持集成电路企业以与高校研究院所合作共建研究中心的模式,扎实推进绍兴集成电路“万亩千亿”级平台创新综合体项目建设,着力构建“方案—芯片—模组—整机”的产业整合生态体系,打造面向智能应用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高地。到2022年,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3)实施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完善工程。以集成电路先进生产线建设为引领,以韦尔股份、豪威科技等重大项目为依托,重点聚焦晶圆级封装等先进技术,建立国内领先的先进封测生产线和封装技术研发中心。招引和集聚一批封装、测试企业,加快推进芯片测试、封装等生产线建设。巩固扩大现有集成电路芯片封装、测试产业基础优势,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形成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区域性优势。到2022年,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

(4)实施集成电路应用推广工程。加快鸿吉智能、北斗导航等企业的建设推进,做实做强北斗高精度导航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北斗导航大数据处理中心和位置信息服务平台,建成浙江北斗产业科技公司孵化基地,打造中国东部北斗技术应用推广中心。鼓励集成电路装备企业与制造企业开展协作,加快集成电路专用设备、8英寸/12英寸硅片等集成电路配套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到2022年,集成电路应用领域产值达到150亿元。

2.推进特色优势产业赋能升级

(1)新型显示。依托京东方、虬晟光电、阳光照明等骨干企业在平板显示、TFT-LCD及LED照明的基础优势,以AMOLED和超高清量子点液晶两大显示技术为引领,围绕高端平板显示产品、3D显示等新型技术产品进行研发和产业化,重点引进柔性显示屏产业,推动OLED显示技术在日常照明电器中的应用。(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中心、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2)智能传感器。重点围绕工业控制、汽车电子、通讯设备、环保装备等基础好、需求多的行业领域,以MEMS技术为支撑,培育引进物联网配套、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智能传感器企业,逐步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向人工智能硬件制造升级。(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中心、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3)新型元器件。重点发展与移动通讯、物联网、光通讯、医疗电子、消费电子等相关的元器件以及与能耗管理、汽车工业相关的元器件。鼓励和推动向日葵光伏、悦昇新能源、晶茂科技等光伏企业瞄准前沿领域发展电子级多晶硅、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组件。(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中心、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4)网络安全。围绕化工、医药等重点行业以及燃气、水务、电力等重点民生领域的工控安全管控,开展云安全、工控安全、物联网安全、数据安全等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应用。针对电子认证、信息安全保护等级评定需求,重点发展电子印章、安全测试、风险评估等网络安全产品与服务。(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中心、市委网信办、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3.布局抢滩未来前沿产业

(1)云计算。以“企业上云”为契机,搭建开放式云计算产业生态体系,推动传统信息技术企业向云应用服务商、云解决方案提供商、云咨询服务商转型,吸引国内外优秀云服务商来绍落户落地,加快推进腾讯浙江工业云基地建设,鼓励华为、用友绍兴服务点向绍兴分公司转变,支持玺云、海士云等本地优质成长型企业发展壮大,构建完善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产品研发、应用服务等产业链。(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中心、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2)大数据。重点支持大型通用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软件、大数据分析挖掘软件、数据可视化软件等大数据处理所需的软件技术,以及海量数据存储设备、大数据一体机等硬件产品的发展,推进精功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发展面向重点领域、产业集群应用的大数据软硬件系统解决方案,重点推动柯桥区纺织、诸暨市珍珠大数据中心建设。探索发展区块链技术,推进区块链技术在政府、企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域的应用。(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中心、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3)物联网。围绕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家居三大重点应用领域,加快物联网生态构建和产业布局,开展互联网服务、整机设备、核心芯片、操作系统、传感器件等产业链布局,以及操作系统与云平台一体化建设,发展基于窄带物联网(NB-IoT)技术的应用。(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中心、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4)人工智能。鼓励发展面向人工智能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开发工具等关键基础软件,以及图形处理器等核心硬件。以智能机器人、智能数控机床、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无人船为重点,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的核心技术,促进人工智能同工业制造的深度融合。推动智能感知、语音识别、智能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应用,在教育领域先行先试,依托科大讯飞智能语音技术,探索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应用。(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中心、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4.突破数字核心技术。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集成电路、工业软件、核心元器件及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形成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开发一批战略性新产品。以实现技术产业化和深入融合应用为目标,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发展、推广与应用。强化高校院所作用,发挥绍兴文理学院、中纺院(浙江)技术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等高校院所及共建研究院作用,深化与国内外大院名校的合作,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支持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施科技型企业“鲲鹏计划”,建立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科技型企业培育发展;全面推动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规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全覆盖,在数字经济领域优先支持具备条件的行业骨干企业、科技型企业建设一批高水平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教育局)

1.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1)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行动。围绕浙江省“1+N”工业互联网平台布局,依托我市“块状经济+龙头企业”产业优势,大力发展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按照“一区域一平台、一行业一朵云”架构和“坚持一个定位、搭建两类平台、强化三个支撑、实施四大行动”实施路径,扎实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快推动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到2022年,基本建成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建立标识解析体系,创建2—3个行业领先的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区。(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大力培育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推进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互联网+制造业”融合创新试点城市建设,充分发挥陀曼轴承云、环思纺织生态云、创博龙智袜业云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重点围绕纺织、化工、金属加工、黄酒、珍珠和轴承、袜业、电机、厨具、汽配、照明、包装等重点行业、块状产业,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块状经济转型升级。

——积极培育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龙头企业工业互联网创新和应用水平,实施底层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支持构建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互联工厂和全透明数字车间,形成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延伸等应用模式,构建工业“4.0”“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生产体系。

——深入实施“企业上云”行动。针对不同行业企业特点及其个性化需求,加强分类指导,推进小微企业拓展云计算初级应用,加快大中型企业逐步实现云计算深度应用。培育壮大云服务商,形成一批可复制的深度用云典型案例和行业解决方案,推动企业从资源上云逐步向管理上云、业务上云、数据上云升级,加快企业上云与上平台融通发展,实现企业全要素资源汇聚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到2022年,全市上云企业数量累计超过4万家,打造省级上云标杆(示范)企业40家。

——加快探索5G工业应用。5G移动通信技术具有超速率、低延时、高可靠、大容量的特点,能够实现工业设备(工业机器人)同时具备灵活移动性、海量信息数据即时收集和处理能力、99.999%的高可靠性、“零”时延特性的功能要求,加快部署5G在工业中的应用,鼓励产业龙头企业先试先用,打造全国领先的5G应用样板,以应用带动5G技术研发、设备生产企业在我市落户,培育发展5G产业。

——打造工业APP应用之都。加快推进工业技术软件化,加速利用软件技术实现工业技术、工艺经验、制造知识和方法的显性化、数字化和系统化。启动工业APP培育计划,重点开发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集中突破一批高性能网络、智能模块、智能联网装备、工业软件等关键软硬件产品,积极打造工业APP应用之都。

——扎实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加快推进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筹备成立由市政府、阿里巴巴、浙江工业大学三方参与的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积极推动市政府与浙江工业大学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战略合作,依托浙江工业大学整合集成的人才优势、师资优势、专业优势,重点围绕人才培养、新技术研发、技术培训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培育一批既精通行业业务技能又熟悉信息技术的“数字工匠”。继续深化市政府与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腾讯云计算有限公司的战略合作。

(2)实施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行动。全面推广智能制造“新昌模式”,组织实施全市重点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摸排企业智能化改造现状及需求情况,通过分行业、分区域改造,全面推动重点传统行业智能化改造,重点推动越城智能家居和汽配、柯桥纺织印染、上虞化工和照明、诸暨金属加工和袜业、嵊州厨具、新昌轴承、滨海新城注塑等十大行业智能化改造,推进实施智能制造“三个一批”示范工程建设,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智能生产车间、智慧企业示范样板,按照2019—2021年分别完成30%、30%和40%的阶段性目标梯度推进,力争三年内全市所有具备智能化改造条件的规上制造业企业实现全面改造升级。(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3)实施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行动。以改造传统设备、优化传统工艺为方向,在劳动相对密集、作用相对明显的传统行业重点推进工业机器人应用,在上下料、物料搬运、电弧焊、高温切割、铸造、去毛刺、熔渣、抛光、除锈、喷漆、涂装、施胶、装备、检测等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质量要求高、危险系数大的重要生产环节,加快推进机器人的普及使用。树立区域性行业“机器换人”技术改造试点示范,促进工业机器人在块状行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切实提升块状行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到2022年,全市拥有在役工业机器人15000台以上。(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2.提升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1)发展数字文化创意服务。推广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加快具有绍兴特色的文化科技、艺术创作、动漫游戏、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联动发展,培育发展数字出版、数字媒体、数字视听、数字创意等新兴文化业态。着力推进上虞e游小镇建设,努力打造成为引领国内游戏产业发展的产业新高地。积极推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与省级、国家级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之间实现用户、数据、资源、服务的互通互联,形成覆盖全国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到2022年,打造一批具有绍兴特色的文化科技、艺术创作、动漫游戏、旅游文化、数字创意等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区),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绍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

(2)推进生活性服务业智能化升级。推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移动智能与民生服务的深度融合,丰富智慧旅游、智慧健康、智慧家庭、智慧养老、智慧教育等服务产品供给,推动生活消费方式由传统型向智能型转变,培育信息消费新热点。到2022年,培育5个服务优质、影响突出的数字化生活服务平台,实现信息消费规模翻番。(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文广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

(3)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推进研发设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检验检测服务、商务咨询、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壮大智能设计、智慧物流、现代商贸、金融科技等服务业态。到2022年,建成5个功能突出、特色鲜明的数字化生产服务平台,推动若干个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数字化改造。(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人力社保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办)

3.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到2022年,益农信息社全市建制村基本覆盖,培育10个以上数字种植(养殖、育种)工厂,农产品网上销售超过100亿元。

(1)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积极开展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字农业建设,全面推进数字化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融合发展。加快农业生产领域物联网应用,推广环境调控、定量饲喂、监测预警等智能系统和装备技术,引导支持有实力的经营主体建设数字种植工厂、养殖工厂、育种工厂,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2)加快农村电商发展。鼓励农业“电商拓市”,加快培育农业电商带头人,强化品牌建设,推进特色农业主导产业电商化,重点推进嵊州浙东优森电商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引导电商对接特色农产品资源,着力扶持休闲农业、生鲜农产品等网上营销,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输出优质农特产品。(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3)加强智慧农业建设。强化农业智慧监管服务,基本构建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应急指挥、畜禽监管、农机监理等数字管理体系,提升农业管理与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

(4)持续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全面推进村级益农信息社建设,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数字化技术开展益农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等服务。积极推动农业企业接入省级智慧农业云平台,推进各类农业资源要素、生产经营、产销信息的共享应用。(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4.深化发展数字化贸易

(1)持续推进企业电商应用。培育和壮大越淘网、淘实惠等本地电商平台,扩大区域影响力。探索个性化定制和精准营销,推动电子商务领域的模式创新。到2022年,实现网络零售额1500亿元,培育2—3家服务业电商平台。(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2)积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鼓励传统外贸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在速卖通、亚马逊等平台开设店铺,推动中国轻纺城跨境电商产业园、嵊州云电商产业园、嵊州领带电商园等跨境电商园完善物流、美工、摄影等一系列服务配套体系,同时发挥第三方跨境电商服务商的培训孵化作用,优化跨境外贸服务体系。到2022年,实现跨境网络零售出口20亿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绍兴海关)

(3)加快构建智慧物流。贯彻交通运输部推进多式联运标准化应用要求,推广应用标准化运载单元,促进相关企业研究制定多式联运标准化操作规程,推进海河联运、综合物流园、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一单制”信息互联等建设。(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三)大力推进新业态新模式高端化

1.引导发展共享经济

(1)推进生产领域共享经济。以高端制造、精密加工领域为重点,打造一批行业性生产设备共享平台,整合企业闲置生产能力,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小微企业高端设备购置使用成本。围绕重点行业,推进建设集科技仪器共享、科研咨询、法律金融事务咨询、办公空间等内容服务共享为一体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技术创新综合服务体,抓好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技术创新综合服务体建设。(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

(2)推进流通领域共享经济。推动流通领域共享经济快速发展,支持传统物流行业龙头企业向物流分享转型,探索全民众包物流平台建设,探索发展“共享货车”模式,创新物流服务模式。(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

(3)推进消费领域共享经济。加强交通出行、房屋租赁、家政服务、酒店餐饮、旅游、教育等民生服务资源的开发共享,支持网约车、家庭旅馆借宿、办公场地短租、名师资源等共享服务健康发展和规范化管理,打造以共享单车、共享停车、共享医疗、物联网+智能硬件生产、联合办公等共享经济新业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共享经济。(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文广旅游局)

2.推广“云工厂”“梦工厂”新模式。鼓励和支持优质制造企业、产业集群和互联网企业深度合作,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提升产品设计和网络营销水平。在服装、照明、袜业、领带、厨具等消费品行业推广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生产。到2022年,培育20家示范企业,建设一批示范基地和在线设计及用户体验中心。(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3.建设数字支付示范工程。围绕“移动支付之省”建设,在电子商务、公共卫生、教育事业、旅游服务、政务服务、生活应用、现代农村、交通出行等领域启动“数字支付+”示范工程建设,力争通过3到4年时间,实现以手机PAY以及银行业联网通用标准二维码、金融IC卡小额免密免签闪付等为代表的新型电子支付方式,推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在经济、政务、生活领域应用的广泛覆盖。(责任单位:人行绍兴市中心支行、市教育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大数据局、市金融办、市银保监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4.大力推广新零售。鼓励连锁商贸企业、百货商超、专业市场等发展体验消费、线上线下、社交电商等新业态,积极引进并推广无人超市、无人货架、智能便利店等新零售模式。加强与口碑、美团等第三方知名平台的合作,推动我市餐饮、美容美发、旅游住宿、便利出行、家政服务等领域的商家店铺入驻服务业电商平台,并积极利用大数据提供定制化推送、精准推荐、虚拟体验等服务,改善用户购物体验。(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5.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广基于互联网的故障预警、远程维护、质量诊断等在线增值服务,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制造业由单纯提供设备向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信息增值服务等转变。到2022年,培育30家以上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四)大力推进基础设施智慧化

1.加快5G网络布局。促进4G网络城乡深度覆盖,重点深化人口密集区域、大型综合体、轨道交通和智慧快速路的移动网络深度覆盖,优化农村偏远地区和行政区域交界处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移动网络实现全覆盖,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率控制在70%以上。抢先布局5G网络发展,加快5G基站规划编制,加快出台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积极推进5G试点,争取列入全省5G规模试点和示范应用城市。积极推进5G在车联网、物联网等领域的试点应用,有效支撑大型活动通信服务。到2022年,全市5G用户普及率超过70%。(责任单位:市经信局、电信绍兴分公司、移动绍兴分公司、联通绍兴分公司、铁塔绍兴分公司)

2.加快IPv6规模部署。开展IPv6网络建设,提升IPv6用户普及率和网络接入覆盖率。推动基础电信运营商实施固定网络系统改造,全面部署支持IPv6的固定宽带网络,建立骨干网间IPv6新型互联互通体系,基本实现城域网、接入网、教育网、网播网全面支持IPv6业务访问。到2022年,全市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200万个,IPv6全市互联网出口带宽超过8Tbps。(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文广旅游局、电信绍兴分公司、移动绍兴分公司、联通绍兴分公司)

3.搭建数据中心。统筹规划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建设超大规模高等级绿色云数据中心,引导数据中心向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布局发展。以大数据中心建设为主体,综合配套办公、企业研发、园区服务等一体化建设,打造大数据产业园,重点抓好柯桥杨汛桥绿色大数据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搭建云计算、边缘计算等多元普惠计算设施。(责任单位:市经信局、电信绍兴分公司、移动绍兴分公司、联通绍兴分公司)

4.统筹感知网络。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建立城市级的视频感知网络、身份识别网络、位置感知网络、感知监控网络。进一步深化射频识别(RFID)、遥感、二维码、全球定位技术(GP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物联网技术在公共建筑、地下管网、城市照明、交通、电力、供水、供气、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农林业、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领域的应用。推动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智能网关、窄带物联网、工业过程/工业自动化无线网络等技术应用,加快企业内外网改造升级。到2022年,实现感知网络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广泛覆盖,物联网在城市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实现感知监控网络的有效整合。(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应急管理局)

5.构建安全体系。对接全省网络安全协调指挥平台,建设市级网络安全协调指挥平台,全面提高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事件分析、信息通报、应急指挥、追踪溯源以及遭受攻击后快速恢复能力。探索建立网络安全规划、建设、保障工作体系,制定网络安全考核评价体系、信息通报制度。制定完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加快网络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制定完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制度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组织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网络安全应急演练,确保应急处置顺畅高效。加强应急处置专家和技术支撑队伍建设,做好应急资源储备。组织实施网络安全安防、攻防、管控、侦控、指挥工程。(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经信局、市公安局)

(五)大力推进要素保障集约化

1.强化人才支撑。汇聚人才要素资源,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数字经济人才队伍。突出高精尖人才招引,创新数字经济人才引进政策和管理方式,建立院士团队联系点制度,聚集数字经济前沿基础与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加强与绍兴籍数字经济领域的院士团队合作。实施“十百千万”重大引才育才工程,到2022年,全市引进“国千人才”10名、“省千人才”100名,培养1000名高端技术人才和10000名数字技术与产业知识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责任单位:市委人才办、市经信局、市人力社保局)

2.强化资金保障。加强各级各类财政专项资金统筹,加强对数字经济发展重点领域、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及试点示范的支持。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参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出资,积极对接争取省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设立市级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对集成电路重大项目的投入。强化金融支持,将数字经济纳入专项信贷、科技保险优先支持范围,推动资本市场服务数字经济发展,支持鼓励数字经济企业加快股改、上市步伐,实现裂变式发展。(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经信局、市金融办)

3.强化政策激励。强化政策导向作用,研究制定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整合财税、金融、人才、环保、用地、用工等政策资源,在核心技术创新、高端人才培养、市场主体培育、重大平台搭建、产业生态优化、基础设施提升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创新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机制,推动数字经济领域新成果、新产品的加快应用。(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委人才办、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政务服务中心)

(六)大力推进体制机制集成化

1.构建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平台治理和社会监管广泛参与的立体化治理体系,打造基于大数据的“四大系统一个机制”:监测预警系统、信息披露系统、数据征信系统、社会评价系统以及数据共享机制。支持行业协会通过标准制订规范行业内企业行为,强化平台企业治理责任,充分发挥平台对平台内企业的监督治理职能,提高企业失信违法成本。(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市场监管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2.建立数字经济标准体系。大力开展数字经济标准化工作,引领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及推广,鼓励企事业单位参与制(修)订网络信息技术领域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提高规上企业主导产品采用国际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比率;促进新旧动能迭代更新,在化工、纺织、轴承等重点传统产业开展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标准化试点,鼓励企业制定“品字标”浙江制造标准。加强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保护,强化综合执法,健全维权机制,营造公平发展环境。(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3.健全企业培大育强体系。实施龙头企业“领跑计划”和上市企业“凤凰行动”,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数字经济龙头企业,设立创新中心、区域总部等。实施高成长企业“瞪羚计划”,建立一批高成长企业培育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与知名大企业的战略合作,打造一批占据主导地位、具备优先发展的创新型“瞪羚企业”。实施科技型企业“鲲鹏计划”,引导优质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优先支持股改、挂牌和上市。(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4.创新统计评价应用体系。建立数字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和统计模型,强化日常统计和运行监测,引导区域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提质发展。强化“亩均论英雄”导向,结合数字经济发展特色和资源配置特点,探索构建数字经济综合评价运用新体系,构建用水、用地、用能、排污、碳排放等要素差别化配置与企业评价的联动机制,开展数字经济亩均效益百家“领跑者”企业评选,形成数字经济指标模型设计、差异化企业评价、差别化资源配置的一体式统计评价应用模式。(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统计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一)强化组织领导。将绍兴市信息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更名为绍兴市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推进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各领域的重大决策、工作部署和督查检查。每年召开数字经济发展大会,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数字经济发展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指导督查作用。加快数字经济智库建设,成立市数字经济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下设多个重点领域专家小组,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技术和智力支持。

(二)强化工作落实。建立数字经济发展协调机制,确保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定期分析研究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部署年度重点工作,制定年度工作清单,合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完善数字经济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考核结果应用。

(三)强化招商引资。立足绍兴数字经济发展定位,积极开展定向招商,吸引相关产业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绍兴。扎实推进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全流程“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改革,全面推行“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证通办、一次办成”,探索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包容审慎监管模式,破除新模式新业态发展行业壁垒,推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先行先试和创新发展。

(四)强化发展氛围聚合力。组织举办集成电路产业高峰论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论坛等活动,着力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交流、高端对话平台。举办数字经济培训班,提升各级干部和广大从业人员的思想认识和实践能力。各类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数字经济发展的动态和典型案例,切实加强产业发展趋势和各类政策解读,努力营造人人关注数字经济、人人支持数字经济、人人享有数字经济的良好氛围。


附件: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2019年度重点工作清单


 

 

附件

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2019年度重点工作清单


序号

重点工作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一、推进数字产业化

1.打造大湾区集成电路“芯”高地。聚焦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及应用的全产业链建设。重点抓好中芯国际集成电路8寸线、吉姆西半导体、晶盛机电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绍兴市集成电路小镇建设。集成电路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越城区政府

上虞区政府

市投资促进中心、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

2.推进特色优势产业赋能升级。与本地现有产业相结合,重点瞄准新型显示、智能传感器、新型元器件、网络安全等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1—2个优势项目落户绍兴。

市投资

促进中心

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3.布局抢滩未来前沿产业。搭建开放式云计算产业生态体系,吸引国内外优秀云服务商来绍落户落地;抓好柯桥区纺织大数据、诸暨市珍珠大数据中心建设。

市经信局

市投资

促进中心

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4.突破数字核心技术。强化本地高校院所作用,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实施科技型企业“鲲鹏计划”;支持行业骨干企业、科技型企业建设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

市科技局

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教育局

二、推进产业数字化

5.加快制造业数字化应用。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行动,大力推进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重点传统产业具备智能化改造条件的规上企业30%完成智能化改造;全市新增在役工业机器人2000台以上;全市企业上云数量累计超过2.8万家,开展5G工业应用规划布局。

市经信局

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6.提升服务业数字化应用。加快具有绍兴特色的文化科技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丰富智慧旅游、智慧健康、智慧家庭、智慧养老、智慧教育等服务产品供给,培育壮大智慧物流、现代商贸、金融科技等服务业态,培育1个数字化生产服务平台。

市发改委

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办

7.推动农业数字化应用。积极开展数字农业建设;强化农业智慧监管服务,益农信息社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0%,培育数字种植(养殖、育种)工厂1个,农产品网上销售超28亿元。

市农业农村局

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

8.深化发展数字化贸易。持续推进企业电商应用,实现网络零售额600亿元以上,培育服务业电商平台1家;实现跨境网络零售出口10亿元以上。

市商务局

绍兴海关

三、推进新业态新模式高端化

9.引导发展共享经济。抓好信息技术创新综合服务体建设;加强交通出行、房屋租赁、家政服务、酒店餐饮、旅游、教育等民生服务资源的开发共享。

市经信局

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

10.推广“云工厂”“梦工厂”新模式。在服装、照明、袜业、领带、厨具等消费品行业推广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生产。培育5家示范企业。

市经信局

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11.大力推广新零售。鼓励连锁商贸企业等发展体验消费、线上线下、社交电商等新业态,引进并推广无人超市、智能便利店等新零售模式,改善购物体验。

市商务局

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12.建设数字支付示范工程。围绕“移动支付之省”建设,在电子商务、公共卫生、教育事业、旅游服务、政务服务、生活应用、现代农村、交通出行等领域启动“数字支付+”示范工程建设。

人行绍兴市

中心支行

市教育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文广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大数据局、市金融办、市银保监局

13.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广基于互联网的故障预警、远程维护、质量诊断等在线增值服务,培育5家以上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

市经信局

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四、推进基础设施智慧化

14.加快5G网络布局。完成全市5G基站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推进5G试点,开展5G试商用;全市互联网出口带宽超过6Tbps。

市经信局

电信绍兴分公司、移动绍兴分公司、联通绍兴分公司、铁塔绍兴分公司

15.搭建数据中心。统筹规划数据中心建设,引导数据中心向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布局发展。

市经信局

电信绍兴分公司、移动绍兴分公司、联通绍兴分公司

16.统筹感知网络。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公共建筑、地下管网、城市照明、交通、电力、供水、供气、通信以及农林业、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领域的应用。

市经信局

市生态环境局、市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应急管理局

17.构建安全体系。建设市级网络安全协调指挥平台,加快网络安全应急体系建设,组织实施网络安全安防、攻防、管控、侦控、指挥工程。

市委网信办

市经信局、市公安局

五、推进要素保障集约化

18.强化人才支撑。全市引进“国千人才”2名,“省千人才”20名,培养200名高端技术人才和2000名数字技术与产业知识融合的复合型人才。

市委人才办

市经信局、市人力社保局

19.强化资金保障。加强各级各类财政专项资金的统筹,加强对数字经济发展重点领域、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及试点示范的支持。

市财政局

市经信局、市金融办

20.强化政策激励。整合财税、金融、人才、环保、用地、用工等政策资源,研究制定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

市经信局

市委人才办、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政务服务办

六、体制机制集成化

21.构建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平台治理和社会监管广泛参与的立体化治理体系,打造基于大数据的“四大系统一个机制”。

市经信局

市市场监管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22.建立数字经济标准体系。大力开展数字经济标准化工作,引领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及推广;鼓励企业制定“品字标”浙江制造标准;加强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保护力度,营造公平发展环境。

市市场监管局

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23.优化企业培大育强机制。分别实施企业“领跑计划”“凤凰行动”“瞪羚计划”和“鲲鹏计划,实现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市经信局

市科技局

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24.创新统计评价应用体系。依托全省数字经济指标体系、统计体系,开展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评价,分解区、县(市)发展目标,引导区域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提质发展。

市经信局

市统计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七、强化保障措施

25.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力。召开数字经济发展大会,加快数字经济智库建设,成立市数字经济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

市经信局

市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26.强化工作落实执行力。定期分析研究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部署年度重点工作,制定年度工作清单,合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

市经信局

市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27.强化招商投资服务力。积极开展定向招商,依托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集成电路产业园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展招大引强行动。

市投资

促进中心

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城管委会

28.营造氛围提升发展聚合力。举办数字经济培训班、集成电路产业高峰论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论坛等活动。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加强宣传报道,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市经信局

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