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多举措推进常年蔬菜基地建设

2021-02-01 08:00:00 来源:三亚市人民政府 作者:三亚传媒融媒体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增强生产保供能力、减少中间流通环节……

三亚多举措推进常年蔬菜基地建设


航拍育才生态区雅林村常年蔬菜基地,群山环抱,绿意盎然。记者刘琪成摄

“这一批冬瓜共卖出52万多元,小有收获。”1月27日上午,走进崖州区崖城村常年蔬菜综合基地,一片绿意盎然,工人们正忙着将采摘下来的冬瓜搬上货车。据该基地有关负责人介绍,经过两批采摘,基地的冬瓜被外地收购商以2.7元/斤的价格“打包”,实现经济价值52万余元,盘活了村集体的土地经济。

近年来,三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常年蔬菜生产能力建设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让更多常年蔬菜基地像崖城村常年蔬菜综合基地一样,结出“致富果”,确保“菜篮子”稳产保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多举措,保生产稳价格

三亚地处北纬18°,有充足的光照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作为全国冬季瓜菜的生产基地,目前三亚蔬菜的出岛量日均超过3000吨。尽管如此,影响三亚常年蔬菜生产能力稳定的挑战依旧很明显。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曲环说,三亚生产设施薄弱,田间基础生产条件不足,影响单位面积产能。其次,淡季可正常生产的蔬菜品种严重受限,叶菜类只有空心菜、地瓜叶、菜心、小白菜和苋菜等几种。为保障收益,种植户生产计划随市场需求而动,随意性较大,且三亚淡季高温高湿多雨,生产风险大,农户生产积极性不高。此外,田头收购价和市场零售价差价大也是重要的挑战之一,平均溢价在200%以上,两级现象突出。

为加快常年蔬菜基地建设,丰富百姓“菜篮子”,近年来,三亚多管齐下,保生产、稳价格,通过多种方式改造升级田间基础生产条件,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努力提升单位面积产能。

强产能,增强保供能力

多年来,三亚淡季蔬菜品种较为单一,很多蔬菜需要从外地引进,造成了菜价居高不下。为此,三亚科学筛选,努力丰富三亚淡季常年蔬菜品种。首先在蔬菜品种选择上,已明确不再局限于叶菜类,包括瓜类、茄类、根茎类等本地常年食用的蔬菜品种均可纳入常年蔬菜生产范围。同时,用好科研平台,加强跟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院合作,委托筛选适合三亚淡季的蔬菜品种,并配套相应的生产技术。

目前,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已筛选出10个叶菜品种,并配套研发出立体无土栽培生产技术,建成1个示范基地,每亩年可产叶菜12茬,总产量3万斤,计划在2021年进行示范推广;市热带农业科学院研发的有机芽菜产品已投放市场,每斤售价15元,深受消费者欢迎。

“我们积极探索‘骨干基地+基地直供’的产销对接模式,稳定常态供应基地产能,努力克服市场对种植户生产计划的影响。”曲环说,启动骨干基地认定,2020年市级已挂牌17个基地(50亩以上),区级挂牌22个基地(20亩以上),市区两级挂牌面积达到5711亩,不断规范基地管理,目前正在抓紧建设基地考评机制,下一步将通过以奖代补,努力稳定常态常年蔬菜基地产能。

推直供,中间环节减少

“种植蔬菜,首先要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这就需要有一个保障机制。”曲环说,基于此,三亚积极开发推行政策性保险和灾后恢复蔬菜保障机制,帮农户提升抵抗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对常年蔬菜品种建立田头批发价格监测机制,将常年蔬菜品种纳入政策性保险覆盖范围。目前,同保险公司达成合作意向,选择五种常用叶菜品种开发全天候生产价格指数保险,同时通过保风险保成本等保障措施,帮助农户重点提高淡季常年蔬菜生产抗风险能力。

此外,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大灾(台风、暴雨、连续降雨等)时常年蔬菜基地恢复生产,据种植户需要可采用发放种子、肥料、修缮基础设施、扶持购置抗洪(旱)设施等多种方式。

“目前,蔬菜田头价格和市场价格差价较大,造成了价格差异,影响菜农的积极性。”曲环说,针对该现象,三亚积极推进基地直供,帮助骨干基地同产销大户、消费大户对接,推进基地直供,减少中间环节,努力缩小批零价差距。去年年底,在文门常年蔬菜基地召开产销对接会上,市内有十多个超市、大型采购平台参加现场对接,基地已同3家单位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农投集团旗下的4个农贸市场已和天涯区扎业常年蔬菜基地达成合作意向。下一步将选定3种以上重点保供品种,探索通过保护价直销方式,推进基地直供,让市民和游客随时可以吃上新鲜、物美价优的蔬菜,保价稳供。

“我们将继续深化实施五条针对性措施,努力扩大覆盖面,全面提升三亚常年蔬菜基地的生产能力,为‘菜篮子’稳价保供工作提供最有力的支持。”曲环说。

(记者张慧膑)

相关稿件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