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伊川:发展沟域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

2020-12-29 15:37:03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常辉 葛高远 邢旭辉 责任编辑:明晓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讯 伊川县是省定贫困县,地理特征是“一山二川七分岭”,沟域生态脆弱、土地贫瘠,如何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打赢以扶贫攻坚战?伊川县经过多方调研,把发展沟域经济作为丘陵山区产业扶贫重要抓手,走出了独有特色、富有成效的乡村振兴之路。

昔日沟壑纵横,今日成了聚宝盆

  “发展沟域经济,不是守着山沟过穷日子的‘缘木求鱼’,更不是消耗自然资源的‘竭泽而渔’,是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崭新路径。”伊川县委书记李新红表示。置身洛阳副中心城市“半小时经济圈”,山区有什么,市场要什么,沟域经济就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两者精准对接。该县充分发挥50万亩富硒土壤资源优势以及“二程”理学文化、邵雍文化等历史文化优势,结合每个沟域资源禀赋和优势特色,变“短板”为“跳板”,化“阻点”为“支点”,打造出沟谷文旅业、半坡林果业、坡顶生态林全景式沟域经济示范带,促进了一、二、三产融合。

发展沟域经济,伊川县规划引领、体系推进

  龙凤山产业带,风姿显现

  伊川县龙凤山产业带依托二程文化园、邵雍墓、平泉山庄遗址、陆浑戎墓地等人文资源,重点发展文旅产业。规划实施了10万亩富硒花椒、3万亩富硒核桃,5000亩富硒车厘子、6万亩富硒红薯,1万亩荆山森林公园、1万亩紫荆山花卉苗木基地,同时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了龙凤大道和敬贤大道,实现区域交通连通;在西干渠沿线实施调蓄工程,保障农业和生态发展用水。

  近日,记者在伊川县龙凤山产业带看到,倚壕沟而建的青灰色建筑群古香古色,靓姿显现。昔日的荒沟,如今“变身”景区古镇。为治理荒山,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振兴乡村经济,该县城关街道南府店社区于去年8月开工兴建龙凤古镇。该古镇位于县城西北约3公里处,占地5000余亩,总投资30亿元。总体规划为“宋韵古镇、生态民宿酒店、颐养中心、游乐天地、休闲农庄”五大板块,“食、住、行、赏、购、娱”六大业态,创建一种集旅游商业、休闲娱乐和民俗旅游文化相互融合渗透的全新运营模式。

  目前,景区主要建筑城门、二城门、宋文化酒店、五子阁、窑洞、商业街及民宿小院等主体已完工,花海、风车、水车等景观工程也已完成建设,绿化、水系、假山等景观即将完工。今年“十一”建成投入运营后,可吸纳300多个商户入驻,提供1600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7个村1000余名农户共同致富。

沟域经济规模化发展,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

  万安山产业带,水绿山青

  周会平和段雪阁都是伊川县江左镇张瑶村的村民,她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村北的建业绿色基地给温棚里的西红柿打理枝蔓,在家门口轻松就业。

  据了解,伊川建业绿色基地发展有限公司沟域经济示范区,是洛阳市招商引进的重点项目。项目总占地面积6725亩,概算投资20亿元。主要从事生态农业开发。项目致力于建设美丽伊川,实施振兴乡村战略,以“农业+文旅+康养”为发展定位,以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生态文化保护+美丽乡村+建业大食堂”为发展载体,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生态休闲、文化创意、示范体验、科普教育、健康养生”六位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以来,优先聘用当地贫困家庭人员务工。随着业务规模的成熟和服务体系的完善,将为当地解决1500余个就业岗位,将对当地产业升级、三产融合、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伊川县万安山产业带依托万安山公园、建业绿色基地、蓝城桃园春风田园综合体、牡丹沟、国储林等生态景观优势,重点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实施了11万亩国储林、5000千亩西梅、5000亩猕猴桃、2000亩红不软桃等绿色基底项目,沿东干渠配套建设了12个生态用水和调蓄工程,同时规划建设了310国道南线、洛伊快道、建业旅游大道等交通项目,进一步完善带内路网。

草莓喜获丰收,当地农民喜开怀

  今年八月,“农媒总编走基层”一行20余人走进绿色建业基地采访,县委书记李新红与媒体人在基地绿草如茵的草坪上一起漫步,畅谈伊川的产业发展。而后,伊川县江左镇乡村巧厨大赛、“伊川小米”战略发布会在建业绿色基地举办,短短一个月时间,全国的媒体人士、农业方面的专家、大咖频频光顾绿色建业基地,不为别的,只为这里不是江南胜似江南,而且还孕育着生机一片。 (常辉 葛高远 邢旭辉)

  中国小康网河南频道投稿信箱:1005506700@qq.com热线电话:0371-63717116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