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仁爱青少年救助中心韦怀银——真诚帮扶彰显心中大爱

2021-01-13 17:28:47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张峰利 责任编辑:容与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讯 “爸爸,你的爱百分之八十给了社会,只有百分之二十给了我。你的工资百分之九十花在了公益上,剩下一点点给了我。”这是濮阳市仁爱青少年救助中心发起人韦怀银的孩子与韦怀银的谈话内容,在志愿服务这条路上,韦怀银付出了很多。

  濮阳市仁爱青少年救助中心以帮扶法院判重刑和被害人子女为目标,现已注册志愿者221人,志愿服务时长六万多小时,固定帮助过151名未成年人,累计受益学生达七万余人。

  韦怀银常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群众需要的就是我们该做的。”

  创办之处多不易 多方奔波终成立

  韦怀银今年40岁,是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后勤服务中心的一名干警。2002年转业到地方后,他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因为工作的关系,他发现许多服刑人员入狱后,心中最牵挂的还是子女问题。

  “法院判决后,看到父母上了警车,孩子流下了眼泪,当时感觉孩子真的是太可怜了,我就想成立个志愿服务队,去帮扶那些法院判重刑的子女,还有受害人的子女。”韦怀银表示。

  2015年,濮阳市仁爱青少年救助中心成立时,没有成员、没有资金,一切都要从零做起。为吸引志愿者,韦怀银广泛发动亲朋、战友及法院的同事参与,这些爱心人士也成了仁爱青少年救助中心的首批志愿者。

  韦怀银说:“刚开始凭的就是一腔热血,想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那些孩子,但没想到这条路走起来还真的不容易。2016年,濮阳市仁爱青少年救助中心才在民政局完成注册。”

  成立以来,濮阳市仁爱青少年救助中心将帮扶重点锁定在孤儿、类孤儿等失依青少年、儿童上,希望通过物质的帮扶、身体的陪伴和心灵的交流,让失依青少年、儿童能健康地成长。

image001.png

  志愿服务遭误解 耐心解释获理解

  “仁爱青少年救助中心的理念是‘以资助为起点,关怀陪伴为重点’。”韦怀银对自己的团队是这样定义的,短短十三个字,执行起来却充满了困难。

  韦怀银与志愿者到村镇帮扶时,常会听人说:“你们是法院来的吧?既然共产党给你们发着钱,你们直接把钱给我们多方便,也省的你们一次次地来了。”更有甚者认为,濮阳市仁爱青少年救助中心的帮扶资金是国家发放的,韦怀银应该主动送给他们。

  碰到这种情况,韦怀银都会耐心地解释,告诉他们志愿者是自发的,带来的助学金也都是爱心人士捐赠的,而志愿者们也有自己的家庭,有孩子,有需要照顾的人,大家发起这样的活动,只是想去帮助那些生活不易的孩子,帮他们能在安稳环境下完成学业,健康成长。

  “在我们多次的解释下,很多人也慢慢地了解了濮阳市仁爱青少年救助中心救助金的来之不易,也能够体会到志愿者的心情了。”韦怀银说。

image003.png

  物资资助不可少 “心理救援”更重要

  受到濮阳市仁爱青少年救助中心帮扶资助的孩子,有些是因为父母进了监狱,心灵受到极大伤害;有的是因为家人被害,唯一的愿望就是长大给父母报仇。这些孩子急需心灵的陪伴,让他们从阴影中走出来,明白自己并未被遗忘,感受到关爱。

  韦怀银说:“有一个女孩和奶奶两个人生活,家中可以说是一贫如洗。在一次帮扶时,我们发现,这个女孩看到陌生人时非常的畏怯,且沉默寡言。”志愿者经过了解得知,周围的孩子会经常问这个女孩父母的情况,对女孩伤害很大。为帮助女孩走出阴影,志愿者们经常与其交流,陪她玩耍,希望能将爱传递给她,让她健康成长。

  “我们做什么,孩子能清楚地感受到。刚开始接触时,他们往往觉得自己父母出事儿了,认为我们也会伤害他,所以拒绝我们的帮助。慢慢地接触得多了,他们也接纳了我们,把我们真的当成了亲人。”韦怀银说,“要是一段时间不见,孩子们会主动跟志愿者联系,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会主动告诉志愿者,让志愿者给他出主意。所以说,这给了我很大的力量,让我能一直坚持着走下来。”

  有个男孩的父亲打工时出了事故,永远地离开了他,妈妈既要照顾他和两个妹妹,还要看顾古稀之年的爷爷奶奶。韦怀银带着志愿者,为孩子送去了助学金,学习用品,和他建立了亲人般的感情。孩子的爷爷在院子里升起了一面国旗,动情地说:“感谢共产党,感谢志愿者们,感谢所有爱心人士。”男孩望着国旗说:“叔叔,我们在国旗下成长,我们是健康的。”看到孩子的笑脸,听到淳朴的话语,韦怀银特别地欣慰。

  诗言志,燕衔泥。帮扶资助的精神就像一粒种子,在孩子的心中,在受助的家庭生根发芽,让受到帮扶的孩子们不再自卑寡言,不再消极叛逆,勇于面对,健康成长。

  “我今年才40岁,我会带着‘仁爱’一直走下去,去帮扶更多的孩子。我也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我们,一起去帮助这些孩子,让孩子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对于未来,韦怀银充满了信心。(张峰利)

  中国小康网河南频道投稿信箱:1005506700@qq.com 热线电话:0371-63717116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