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清音 半壁江山—— 豫剧大师刘忠河先生的艺术人生

2021-01-12 16:36:49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马尊海 张平 责任编辑:明晓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讯 一腔清音醉梨园,“豫东红脸王”人人颂扬。刘忠河先生,中共党员,1943年11月生,河南商丘人,1962年毕业于河南省戏曲学校,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务院命名的“人民艺术家”,河南省豫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被誉为“豫东红脸王”、“豫剧马连良”。

  刘忠河先生1958年被河南省豫曲学校录取,是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省戏曲学校培养的第一代演员,受教于众多艺术名角儿,苦练基本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62年毕业回团,在全国大演现代戏之热潮中,以坚实的戏剧功底、五官具佳的形体条件,曾在《黛诺》、《南方来信》、《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平原作战》、《磐石湾》等剧目中担当主角。1977年“文革”结束,古装剧目得以重生,在商丘市豫剧团移植排演的传统剧《十五贯》中扮演况钟,他开拓新思路、挖掘老传统,为发挥自身声腔和表演的优势而大胆借鉴豫东名老艺人唐玉成之声韵,经反复斟酌,搬上舞台获取成功。在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放后,迅速唱响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从此以后刘忠河先生之名声誉雀起、风靡中原。继而又在《打金枝》中饰唐王、《穆桂英下山》扮演杨六郎、《三哭殿》中扮演李世民,以成功经验为基础探索更为有效之法,取得了更佳响亮的艺术成果。经河南省人民广播电台、河南电视台录音录像推荐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连续播放。自此“三天不吃馍,也要看看刘忠河”这句话在河南乃至全国的戏迷的口中口口相传,刘忠河先生带领弟子所创立的刘派唱腔也被一众戏迷所追捧和热爱。

  刘忠河先生主演的《打金枝》、《十五贯》、《穆桂英》等十几部优秀传统剧唱响中原大地,形成了一种河南豫剧豫东流派地方特色,更是成为了代表商丘形象的著名文化品牌和地方戏曲艺术的精品。一腔清音醉梨园,两鬓霜华糸父老。“农民皇帝”、“豫东红脸王”是热爱刘忠河先生的豫东人民给他的美誉。

  扎根基层脚踏实地演戏,桃李满园朴实无华做人。刘忠河先生他善于观察与钻研,能够博采众长,从唐玉成、马金凤等豫东调名家的唱腔里吸取精华,又结合自身条件,创造了生长于老百姓中间独特的艺术流派。以《十五贯》成名,后以《打金枝》享誉全国,极大地扩大了豫东调的影响力。他的高音明亮,低音结实,中间声区过渡自然,从而形成了真假声结合的混声唱法。时而激昂,时而舒缓,达到了“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的完美境界。刘忠河先生唱戏特别讲究一个“味”字,这使得他的唱腔十分耐得住“品”。

  2018年8月19日晚,北京长安大戏院内掌声不断,75岁的著名豫剧大师“豫东红脸王”刘忠河先生率领全团进京演出《打金枝》。长安大戏院座无虚席,就连过道上都坐满了观众。

  《打金枝》演出结束后,专家组开始对剧目进行研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道出了很多人共同的感受:“《打金枝》作为清代以来流播南北的经典名剧,在诸多剧种中有着精彩演绎。刘忠河先生的《打金枝》充分发挥豫东调的高亢昂扬、质朴大方的风格,着力张扬豫剧乡土化品质,粗犷不拘,沉着率真,塑造了一个有农民气质的唐王形象,成为《打金枝》艺术形象中与众不同的一个。”

  演出结束,刘忠河先生收到一位正上高一的小戏迷来信,信中这样写到:“刘老师走到哪里,都像太阳一样,把光芒、温暖和幸福就带到哪里!您无穷无尽的个人魅力说明您是名副其实的德高望重的卓越的艺术大家,难怪大家如此拥戴您!”刘忠河先生用其古朴、豪放、大方、独特的唱腔点燃了每一位戏曲观众内心深处对戏曲舞台优秀传统文化的情结、情感、情怀。

  如今,年逾古稀的刘忠河先生仍然深耕沃土,把《打金枝》唱响千家万户。以刘忠河先生领衔主演的豫剧团常年扎根基层,服务在城乡演出第一线,每年演出260多场,剧团到的每一处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刘忠河先生常常把自己与戏迷之间比喻为“鱼水之情”,脚踏实地演戏地为老百姓演戏,而老百姓的反馈意见他也能虚心接受。在他的眼里,没有艺术家与戏迷之分,对待戏曲的态度上,他们是彼此可以探讨艺术的朋友,老百姓是他艺术生命的源泉。刘忠河先生扎根在广大群众中间脚踏实地演戏,朴实无华地做人。(马尊海 张平)

  中国小康网河南频道投稿信箱:1005506700@qq.com 热线电话:0371-63717116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