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郏县:靶向治理乡村振兴道路上的“软肋”

2020-12-10 17:23:24 来源:人民网 作者:智泓 责任编辑:容与 字号:T|T

  以前的河南郏县安良镇牛村,多年来一直存在村组集体土地底子不清、情况不明、转租频繁等历史遗留问题;部分群众、个别村组党员长期无偿租种或占用集体土地,引发群众不满;信访矛盾突出,村组集体经济发展停滞。

  在2019年郏县被巡察过的195个村级党组织中,有121个村(社区)存在和牛村几乎一样的问题,占比高达62.05%,成为了乡村振兴道路上的“软肋”。

  “软肋”找到了,如何破解?

  郏县县委明确由县纪委监委牵头,以开展村组集体资产“清查清欠”专项治理为突破口,采取靶向治理,规范农村“三资”管理,消除基层监督“盲区”。

  如今,走进安良镇牛村,昔日的四荒地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蘑菇生产基地。一座座现代化恒温蘑菇棚,一抹抹清香迎面扑来,一簇簇香菇犹如一朵朵“小伞”鲜嫩肥厚、长势喜人,工人都在忙着采摘、摆棒,个个干劲十足。

  牛村的现状是该县“三资”监督管理中的一个缩影。

  家底清了,情况明了,村组干部工作起来底气足了、腰杆直了,威信也树起来了。现如今,郏县村组党员带头清缴,干部作风明显转变,集体经济越来越壮大。截至目前,全县已清查出应缴机动地、“四荒”坑塘等集体土地17596.26亩、资金1281.3万元,已完成清缴土地13421.07亩、资金1085万元,规范土地流转、房屋租赁承包合同718份。

  同时,郏县注重凝聚监督合力,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坚持把清查清欠工作同农村“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村组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等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及时把国土绿化、“双违”整治、“一户多宅”治理、农村超占面积治理中涉及的集体土地,纳入农村“三资”管理范围,扫除乡村振兴障碍。

  发现问题是“把脉问诊”,解决问题是“对症治疗”,建章立制是“巩固疗效”。郏县先后制定《郏县“组账乡管”实施办法(试行)》,将村(居)民小组集体的资产、资金、资源,分类建立登记台账,全部纳入乡镇(街道)“三资”中心统一管理。

  在资金支出方面,明确由组长或组务监督员办理,村秘书或村报账员协助进行,分300元(含)以下、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3000元(含)以上三个等次分级签批,延伸监督触角,整合监督力量,拓展监督渠道,从源头上铲除微腐败滋生土壤,规范小微权力运行。

  清查清欠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澄清了土地分配底子,让村村都有了“明白账”。

  郏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刘振伟表示,下一步,县纪委监委将立足“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职责定位,做实做细日常监督,狠抓制度执行,压实基层党委主体责任,有效消除基层监督盲区,以严厉问责倒逼制度落实,推动清查清欠工作向深处走、往实处做,真正实现村组集体经济扩源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