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牦牛“高原之舟”的角力

2017-04-08 00:00:00 来源:拉萨市人民政府网 作者:作者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赛牦牛的赛现场。着盛装的骑手。比赛即将开始。

  牦牛,这一年轻而又古老的动物,是高原先民最早驯化的牲畜之一。它伴随着这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生存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说文》中记载:“西南夷长毛牛也。”《山海经·北山经》中则描述曰:“潘侯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节生毛,名曰旄牛”。

  高原人民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它既可用于农耕,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它还有识途的本领,善走险路和沼泽地,并能避开陷阱择路而行,可作旅游者的前这便是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不过,在衣食住行之外,乐观聪慧的高原人又发现了牦牛的另一个用处,一个供人消遣娱乐的用处—赛牦牛。

  相比于赛马的奔腾和速度,赛牦牛给高原人带来更多的是欢声笑语,但不缺少惊心动魄。

  赛牦牛可能在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结合之前,就已经广泛活跃在高原农牧民的生活之中。它不像古时候的宫廷贵族歌舞,平民百姓看不见也昂贵得看不起。但真正让赛牦牛受到当时政府重视并推广的,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功不可没。

  他们的爱情,也和赛牦牛有关。

  当松赞干布不远千里抵达青海玉树迎接不远万里到达的文成公主时,在那里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有歌声、有舞蹈,还有各种精彩的富有高原民族特色的体育竞技活动,迎亲队伍用这种欢天喜地的方式,庆祝着唐朝公主的到来。但文成公主背井离乡,心底多少有些愁绪。英俊伟岸的松赞干布眼见心中爱人不乐,自然心中焦急。但这种愁绪、不乐、焦急,却在一场赛牦牛的大会上统统烟消云散。当时王子和公主的表情怎样,我们也只能猜测了,欣喜、激动可能都挂在脸上。据文献记载:赛牦牛的别开生面和情趣,令久居深宫的文成公主及送亲的官员大开眼界。文成公主等异常欣喜,忘却了背井离乡的忧愁……当文成公主看见赛牦牛时脸上闪过的欣喜和笑容,被细心的松赞干布看见,更记在了心里—— —文成公主脸上的表情—— 一颦一笑,喜怒哀乐,自然逃不过她未来丈夫的眼睛。

  松赞干布以行政命令决定:以后每年赛马的同时,举行赛牦牛这一富有情趣的活动。这还需要什么理由呢?美人一笑,胜过天下佳肴。于是,文成公主今后在高原的每一年,都能和松赞干布一起欣赏开心快乐的赛牦牛活动。

  就像前文提到的,藏民族赛牦牛的历史可能远比这个美丽的历史故事更加悠久。但文成公主的到来,使这一高原民族特有的体育活动被当时的政府重视并被勤劳的高原先民发扬光大起来。

  与赛马“刷毛”使马匹看起来光滑润洁不同,赛牦牛讲究的是“梳妆打扮”—— 这就如同大姑娘第一次见意中人,总是将自己装扮得漂漂亮亮。参加比赛的牦牛,赛前都要经过主人精心的打扮:头顶一簇红缨,牛角悬挂各色彩绸,耳朵上挂着鲜艳的条饰,尾巴上系着扇形的藏绘,象征吉祥如意、夺魁在即。不但牦牛装扮一新,骑手们也大多穿戴得英姿飒爽—— 头戴礼帽、身着藏袍,腰扎红带,足蹬皮靴。

  但别看赛前的准备和阵仗煞有介事,真正到了赛场上,骑手和他的牦牛一定会闹出不少笑话。“赛马看技巧,赛牛看笑话。”这是高原农牧民常说的一句话。牦牛虽然已经被主人驯服,但谁也不能保证它在赛场上不发“牛脾气”,正是这种原因,造成了赛场上的许多欢乐场面。

  “当裁判员发出起跑命令后,有的赛牛奋力奔驰;而有的尽管骑手两腿紧拍牛肚,口中吆喝声不断,手中的缰绳抖动不停,但牦牛就是在原地打转,或疲疲沓沓地不肯奔跑;有的甚至掉头向后跑;更有趣的是,有的赛牛一直奔驰在前,但即将到达终点时,却驻足不前了,使主人眼看到手的荣誉,就在这最后的几秒钟白白丢掉了。”这是一位观众记载赛牦牛时的状况,可谓“芸芸众生相”,令人忍俊不禁。

  但赛牦牛同样是惊心动魄的:有的牦牛跑到中途,却转身向观众席冲去,看它那气势,似乎再用“九头牛也拉不回”,观众往往吓得惊声尖叫。当然,它是冲不到观众席上的,为了防止意外发生,赛牦牛的场地一般都布置了很多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会在中途进行拦阻。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