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办民生实事 提高城市承载力宜居度

2022-12-11 10:31:08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韩爱青 责任编辑:王一 字号:T|T

向群众汇报

──2022委办局长年终访谈

多办民生实事 提高城市承载力宜居度

天津日报记者 韩爱青

汇报人: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蔺雪峰

直播

预告

12月12日8时至9时,天津新闻广播(FM97.2AM909)、津云客户端、津云抖音号、天津广播微信视频号、人民网、中国网、央广网等网络媒体,同步视频直播。

第一件事

地铁建设加速

◆关注热点

地铁成为市民重要的出行方式,但很多市民不理解,修建一条地铁,为什么时间那么长?

◆相关案例

其实,修地铁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在地下和地上施工有着天壤之别。拿目前在建的地铁7号线肿瘤医院站来说,基坑深度有36.8米,相当于一座12层的高楼,它的围护结构地连墙深度达70.3米,相当于一座23层的高楼,施工风险点多,施工难度大。为确保项目建设安全高效,我市应用监测自动化与智能化、数据可视化的信息化系统,对基坑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项目进行24小时全自动全方位监测。受我市富水软土地质条件所限,传统的泥浆处理方法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危害,为应对大体量泥浆置换难题,项目引入泥浆分离及干化为一体的系统,避免废浆液体外运,统一就地干化处理,大幅缩减现场废浆池容量,节省大量项目施工场地,开创了北方地铁施工领域大体量泥浆就地环保处理的先河,为地铁施工泥浆处理提供了环保范本。

◆综合成效

今年,随着地铁10号线开通,我市轨道交通路网通车里程达到286公里,运营线路增至9条,运营车站增至181座。目前,全市在建地铁线路共7条,长达212.7公里,预计到“十四五”末我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将超过500公里。

第二件事

优化提质城市更新

◆民生盼点

原712厂的退休职工赵大爷在河北区靖江东里住了30年,小区逐渐变得“老旧破”,子女好几次提出要把老人接到别处居住,可他对小区和老邻居们有感情,舍不得搬走,一直期盼着城市更新能让小区旧貌换新颜。

◆创新做法

今年,靖江东里完成更新改造,优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管道淤堵、污水外溢、线路杂乱等问题集中治理;引入海绵城市的理念,在公共活动空间铺设了“透水塑胶”,增强社区活动的舒适性;在停车区域增设新能源车充电桩,解决居民日常充电难题;探索引入“健康小屋”“社区食堂”等服务业态,满足“适老化”需求……考虑到小区居住着众多原712厂退休职工,改造中充分挖掘相关历史资源和文化价值,向居民征集历史印迹和元素,让老小区讲述“光阴的故事”。

◆未来展望

下一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将着力推进河北区文江家园等小区的完善提升工作,在征求居民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稳妥有序推进下水管道清淤、停车位空间优化、公共活动空间提升、健身设施优化、能源充电桩补齐等工作;同时,结合小区及周边需求,增加便民商业网点、社区食堂等空间,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三件事

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

◆居住困境

对于青年人来说,是否留在天津工作的一个重要纠结点,就是居住成本。市区通勤便利的房子租金太高,而租住到相对偏僻的地方,每天光是上下班就折腾得疲惫不堪。

◆破解之道

我市发展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就是为了满足新市民和青年人对交通快捷、生活便利、就近就业的需求,重点布局在中心城区商业集聚区、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等人口导入区域、轨道交通站点、工业园区及周边等。同时,保障性租赁住房低于周边同品质住房的租金,且享有水、电、气、暖的优惠政策,也为这个群体节省了一部分生活开支。

◆综合成效

今年以来,我市共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147个、5.16万套(间),实现投资27.67亿元。下一步将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不断满足群众住房需求。本报记者韩爱青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