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海 绿色魂

2021-07-18 11:07:47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容与 字号:T|T

自古以来,人观北斗辨天下方向。《淮南子》记载,“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悟矣”,这里的“斗”就是北斗星。在波诡云谲的大海上,星光,指引前行方向。

(一)星辰大海俯瞰苍穹

2021年7月4日,中国航天员成功出舱,空间站全景相机拍到的地球,蓝色海水、白色云朵,美到震撼。如果可以,我们更愿意称之为“水球”。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以绝对优势,捍卫着它的尊严。

除了这般“上帝视角”,还有一群生物,同样,俯瞰苍穹。

并不是每一种鸟,都一帆风顺拥有了自己的名字。比如,这一只,从幼鸟到成鸟,从夏季到冬季,羽毛颜色时黑时白,体型也不出挑。科学家们一度认为,它就是棕头鸥。直到1931年,时任瑞典自然博物馆馆长的动物学家隆伯格,在中国采集鸟类标本时,发现了它。成鸟有着暗红色的嘴和脚,这与棕头鸥明显不同,于是,它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名字Larusrelictus,“遗落之鸥”,是被人类认知最晚的鸥类。

但是,这种濒危候鸟,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科学界对它的越冬地和迁飞路线,知之甚少。

直到2003年,遗鸥越冬地之谜,才在天津被揭开。

这一年3月,北师大的鸟类学者们在天津沿海考察,走到一处渔村,叫蛏头沽。正赶上退潮,裸露的泥滩吸引来数千只鸟儿觅食。大家意外的发现,群鸟中,有不少濒危候鸟,遗鸥。1645只!这个数字是当时我国有记载的遗鸥迁徙种群的最大数量。之后连续几年的观测,这种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的候鸟,一年中有八个月,栖息在渤海湾。这里就是遗鸥越冬地的不二选择。

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过度的沿海工业活动,破坏了沿海滩涂的微环境和底栖生物群落,遗鸥,越来越少。

许是和人一样,总是在阵痛中成长,在涅槃后蝶变。

这一年,《天津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出台,坚决禁止填海造地,将自然岸线全部纳入海洋生态红线区,实施最严格保护。同时,加强陆源污染控制,强化港口船舶污染控制,海上、陆上,综合施策,绝不手软。生态,慢慢修复,机体,恢复健康。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全球1.8万多只遗鸥,有1.6万多只在天津越冬。遗鸥,回来了。

(二)直挂云帆乘风破浪

海洋,赋予人类创意和灵感。面对大海,海子发出春暖花开的感叹,余光中勾起浓烈的乡愁。

而对于卫嘴子来说,大海,是宝藏,是生计,更是未来。

老渔民刘翠波,祖祖辈辈,傍海而生,身披油布衣、腿穿猪皮绑、脚踏小木船,人称“捕鱼达人”。

“那时候我们下鲅鱼网,要打毛蚶子,十来个小时,就几万斤”,“打对虾时,海面上几百艘船挑着灯连夜干,能把海面都照亮了”,“一网上来,一万多斤,最差几千斤”,说起曾经的辉煌,刘翠波两眼放光。

可渔民们不曾想到,他们眼中,取之不尽的大海,某一天,会突然拒绝供给。

春末夏初,鲙鱼自远海回游到近海产卵,渤海附近的浅海含盐量低、水温适宜,是捕捞鲙鱼的重要渔场。但这一年,刘翠波发现,已经连续一周了,这种常见的、他们曾经不屑一顾的鲙鱼,一条都没有捕到。“不少渔民用小网眼的渔网打渔,连2-3厘米的小鱼、甚至虾米也难逃一劫”,刘翠波说的这种渔网,俗称“绝户网”,结果,同它的名字一样残忍。

快刀斩乱麻!连续五年,天津把伏季休渔期延长到四个月。四个月,意味着什么?梭鱼苗能长到半斤多,虾能从不足1克,长到50克的成品虾……

打造海洋牧场,修复渔业生态!渤海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投放人工鱼礁……如今,天津国家级海洋牧场达23.6平方公里。

休渔的时候,刘翠波把渔船改造一新,干起了海上旅游,借着周边国家海洋博物馆、航母主题公园等项目聚拢的人气儿,打出了“坐着渔船看大海、体验渔民生活”的招牌。但每次出海前,刘翠波会再三检查,给游客展示怎么捕鱼的网具,一定要敞着口!对自然有了敬畏之心,丝毫不敢马虎。刘翠波是个有心人,转行旅游之后成了故事篓子,把一段段渔家往事,搬到船上讲,迎着海风,游客们照样从故事里尝到了“海鲜味儿”。

生态,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阔。刘翠波望着大海,若有所思,说了俩字儿,翠,波。

(三)浑然一体休戚与共

一如苍穹俯瞰,蓝色星球,浑然一体,没有因为海洋而分割成若干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安危与共。

2020年初,《自然气候变化》发表一项研究表明,如果目前的碳排放继续有增无减,将导致全世界在2100年失去49.5%的沙滩和近13.2万公里海岸线。

海岸线,是风景线,是经济线,更是孕育海洋生物的生命线。地球上55%的生物碳或绿色碳,是由海洋生物捕获的。所以,海岸线不仅是颜值担当,更是发展海洋碳汇的“硬件”。

“十四五”,成为至关重要的5年!绿色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的重大战略选择。

最近,《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公布。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在深入推进“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中明确,将永定新河入海口滨海湿地、汉沽八卦滩湿地、大神堂近岸海域等生态敏感和脆弱地区,补划入海洋生态红线。天津,将率先在海洋碳汇方面做出探索,在“双碳”目标的实现中,展现天津之为。

中国空间站每90分钟,绕地球一周,每天看16次日出、日落。在地面,北京、天津、广州、厦门等地的天文爱好者,仰望星空,给空间站拍摄“工作照”。夜空如洗,“中国星”闪耀天际,一如当年星辰大海中的北斗星光。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