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馅饼”中的“陷阱” 共享安全网络生活

2021-10-16 11:44:39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韩雯 孟若冰 责任编辑:王一 字号:T|T

看清“馅饼”中的“陷阱” 共享安全网络生活

天津日报记者 韩雯 孟若冰

天津市公安局民警向市民宣传反诈知识。

1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将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体系进入新的阶段,为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信息处理者的义务以及主管机关的职权范围提供全面的、体系化的法律依据,构建起坚实的个人信息安全的防护网。

保护个人信息,治理网络诈骗,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向来是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内容。网络安全,就在你我身边,离我们并不遥远。恰逢一年一度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我市各有关部门以及各区开展了“法治日”“电信日”“个人信息保护日”等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为市民就“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进行“掰开揉碎”的剖析解读,让大家看清“馅饼”中的“陷阱”,享受安全网络生活。

战果:公安机关打响网络安全“保卫战”

免费Wi-Fi、扫码有赠品、购物中奖……这些美妙的“糖衣”,您是否或多或少听说过或遇到过?但您知道吗?看起来诱人的背后是满满的套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我市公安机关召开新闻发布会,就今年以来严厉打击网络犯罪、有效净化网络环境的举措和成效向社会进行通报,从相关情况介绍中可以看到网络安全的“保卫战”从未停止。

“我们全力开展‘净网2021’专项行动,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切、危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网络违法犯罪开展全链条、全方位打击,侦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黑客攻击破坏等网络违法犯罪案件760余起,抓获嫌疑人700余人。”

“截至目前,全市共侦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现案5159起,抓获嫌疑人1.3万余名。市、区两级反诈中心共止付账号3.66万个、止付资金8.74亿元,共封停涉诈电话4727个、涉诈微信号1930个、涉诈QQ号2260个,封堵涉诈域名网址105.9万个,为群众挽回巨额经济损失的同时,有效挤压了犯罪分子的活动空间,避免了大量案件的发生。”

“我们持续掀起打击网络赌博凌厉攻势,打击治理网络涉赌案件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侦办网络赌博及其关联案件280余起、抓获涉案人员1850名,打掉网络平台和实体赌场25个,查获支付平台、跑分平台和地下钱庄26个,查扣冻结资金5000余万元,先后破获公安部督办案件4起、市公安局督办案件5起,查处一批有影响的网络开设赌场案件。”

 ……

透过战果涉网犯罪背后的黑灰产业链也浮出水面。据介绍,为了切断为电信网络诈骗等下游网络违法犯罪提供信息帮助、技术支撑、支付结算等关键环节,公安机关开展了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对104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捣毁团伙11个,查获手机黑卡1.7万张、黑号14万余个,涉案资金500余万元。公安武清分局成功破获一起利用设备为上游号商注册网络账号案件,查获作案手机6部、电脑4台、设备29个、实名网络账号2万余个。公安河西分局成功打掉一个为电信网络诈骗等下游犯罪提供“接码”服务的团伙,抓获3名“接码”窝点运营人员,查获设备5台、作案电脑5台、手机黑卡4000余张。

通过“断卡”行动铲除犯罪土壤。天津市反诈中心持续做好涉“两卡”线索的深挖彻查工作,组织全市打击“两卡”违法犯罪。今年以来,全市共抓获涉“两卡”嫌疑人7000余名、打掉涉“两卡”违法犯罪团伙97个,通过深挖扩查收贩卡网络,先后2次提交公安部组织开展集群战役。信用惩戒方面,对近1500个涉案账户单位和个人、1600余个手机卡失信用户实施有关惩戒措施。

案例:不要成为网络犯罪“帮凶”!

近年来,网络犯罪案件频发,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严厉打击网络犯罪的“帮凶”,方能织密严惩网络犯罪的“法治之网”。通过公安机关公布的典型案例,提醒社会公众不要为了眼前利益铤而走险,或是因为一时疏忽成为网络犯罪的“帮凶”。

案例一:

我市首例为跨境赌博网站提供非法“第四方支付平台”案件告破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成为大众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人在利益的驱动下,以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为接口,自建非法“第四方支付”系统,为网络诈骗、网络赌博、色情直播产业进行资金结算业务,套取、漂白非法资金,形成了网络黑产的重要一环。

去年6月,市公安局网安总队在梳理案件线索时,发现了一个犯罪团伙。该团伙利用多个自行开发、架设、运维的非法“第四方支付平台”,为境外赌博网站提供非法资金结算业务。针对此线索,经过大量细致的工作,警方摸清了该团伙的组织架构、层级关系以及犯罪方式等。

根据分工,团伙中有人负责日常服务器维护,有人负责提供远程技术支持,有人负责联系在内蒙古、福建等地的“下家”拓展业务。在锁定嫌疑人所在地点后,专案组兵分多路,在天津、甘肃、浙江、福建、内蒙古等地同步开展抓捕行动,一举抓获孙某等7名嫌疑人,扣押电脑设备8台、手机17部、银行卡20余张,冻结涉案资金2000余万元。经讯问,孙某等7名涉案嫌疑人对参与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事实供认不讳。

明知他人利用网络实施犯罪仍提供技术支持,同样触犯法律

公安机关提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信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行为同样涉嫌违法犯罪。

案例二:

医院官方网站变成 “赌博荷官”

今年3月,公安南开分局在开展“净网2021”专项行动中发现一个境外赌博网站,然而网络域名却是某私立医院的企业网络域名。

发现情况后,警方与医院取得联系,并了解到医院从去年11月份开始就不再使用该网站,和运营商也没有继续续费。随后,办案民警与网站的运营商取得联系,经调查发现,虽然医院停用了网站,但未采取安全技术保护措施,使得网站一直处于“脱管”状态,并被境外网络服务运营商购买、使用,运营成了境外赌博网站。因为该医院没有履行注销手续,当有人需要看病时,搜索该医院仍旧会显示此网址,点击后便误入了赌博网站。

核实后,办案民警随即报上级部门对该网站采取有效措施。该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以为停止为网站续费后,就与该网站再无关系,办案民警对此予以严肃批评、责令整改,并向其普及了相关法律规定。医院负责人表示,马上注销该网站,并会在日后的工作中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单位网站域名或服务器到期不想使用,一定要办理注销手续

公安机关提示:近年来,一些网站弃之不用后不及时注销的情况时有出现,运营者认为不对主机和域名续费,网站就会自然关闭。而有些不法分子专门抢注有备案信息的到期域名,抢注成功后将该域名修改为赌博或色情页面,用于违法犯罪。这些色情、赌博网站很多存在木马病毒,网友一旦点击,极易感染病毒,如果是犯罪分子伪装的网络电信诈骗网站,网友一旦浏览极易上当受骗。因此,对于域名或服务器费用到期、不打算继续经营的网站,一定要尽快办理注销手续,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而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等帮助的行为,还会涉嫌违法犯罪。

案例三:

出售“三件套”获利成诈骗“帮凶”

“您名下的手机卡发送诈骗短信12000余条,不配合办案将有警察直接拘捕……”市民张大娘在家中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对方自称某市公安局刑警。经过对方一番“忽悠”,老人将自己多年积攒的百万元积蓄全部打给了对方。

接到张大娘被骗报警后,公安机关迅速开展案件侦办,经过大量工作,民警发现涉案资金中的10万元打进了一男子周某名下的银行卡,经讯问得知,周某曾以200元的价格,将自己身份证办理的“三件套”(银行卡、手机卡、U盾)卖给了孙某。

公安机关抓捕孙某后,孙某供述了其在网络上看到有人发布400—500元收购一个“三件套”的信息,于是利用开办劳务公司的便利条件,招揽务工人员,定期用面包车将他们送往周边省市办理“三件套”,从中获得差价收益的犯罪事实。

顺着这一线索不断追查,公安机关挖出并抓捕了上线李某,现场查获“三件套”177套,用于验卡的手机7部。在后续的审讯工作中,办案民警掌握了李某及其“手下”将收来的“三件套”邮寄到广东省东莞市的全过程,“三件套”最终是被转运卖往境外,供境外犯罪分子实施犯罪活动使用。目前,公安机关已抓获8名涉案嫌疑人,他们分别交代了售卡、收卡、向境外电诈分子邮寄“三件套”1000余套,从中获利数十万元的犯罪事实。

买卖手机卡、银行卡、对公账户属于违法犯罪

公安机关提示:买卖手机卡、银行卡、对公账户都是涉嫌违法犯罪行为,广大群众千万不能为了一点小利,出卖此类信息,成为不法分子的“帮凶”。面对犯罪分子不断翻新的诈骗手段,大家也要提高防范意识,妥善保管好身份证、手机卡、银行卡、对公账户、二维码等信息,对于闲置不用的手机卡、银行卡、对公账户,应及时办理销户等手续。

行动:网信部门专项治理App网络安全

某医疗类App在未征得用户同意的前提下,默认打开“读取应用列表”权限,收集用户已安装的App列表,掌握用户的群体特征、兴趣喜好、消费需求,对用户进行画像分析、标签定义;

某房屋租售类App在未征得用户同意的前提下,回传IP地址和MAC地址,分析用户位置信息和轨迹信息,进而得到用户的常住地址,实现定向广告的推送;

某学习教育类App在申请打开用户权限时,不说明目的,导致用户在不了解真正目的情况下盲目同意权限申请,收集用户本不想授权的个人信息;

……

去年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针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未经用户授权、超范围采集使用用户相关个人信息、未明示收集使用规则等问题,我市网信部门开展了疫情防控App专项治理等,共处理网民举报违法违规线索67条,掌握66个疫情防控App备案信息,评估发现32个App存在6类373个安全问题,公开通报11个问题突出的App,约谈1家整改不到位的运营者,关停2个App。

为持续提升全市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水平,今年市委网信办会同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委、市通信管理局联合开展App网络安全专项治理,为期1年。截至目前,全市401家数据运营者共备案移动应用607款,其中App319款、公众号206款、小程序82款。评估257款App,发现79款App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涉及医疗类、学习教育类、网上购物类等。目前,已指导存在问题的企业落实整改措施,有效改善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突出问题,提升了网民安全感和满意度。

宣传:电信部门全力推广“一证通查”反诈骗

10月13日,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电信日”当天,市通信管理局在和平区民园广场开展了主题宣传活动。

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播放网络安全宣传语、张贴主题海报、发放公益宣传折页等方式,向市民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倡导全民共同关注网络安全,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加强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保护,推进“断卡”行动,强化实名实人,谨防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网络安全风险,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进入10月以来,市通信管理局组织通信行业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宣传活动,共发送公益短信1687万余条,基础电信企业在各实体营业厅以及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进行线下线上宣传。

同时,全力推广工信部开通的“一证通查”服务,向电信用户提供身份证下所有手机卡数量查询功能,进一步解决用户被他人冒用身份证办理电话卡等问题,阻断诈骗分子获取手机卡的渠道。

此外,还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对失信人员实施惩戒。对公安机关依法认定出借、出售、贩卖手机卡的失信用户,组织基础运营商对失信用户相同身份证下所有手机号码予以暂停使用,实施每家基础运营商5年内只保留1张手机卡且不得开通新手机号码的惩戒措施。截至今年9月,市通信管理局已配合公安机关对3000余人采取失信惩戒措施。

举报:城市反恐人人参与 平安天津人人受益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为充分调动起社会各界参与反恐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反恐防范意识,营造“城市反恐人人参与、平安天津人人受益”的氛围,我市积极开展反恐宣传,从社区主题、安检主题、处置主题、校园主题等多角度向市民进行反恐知识与方式普及。

通过刊发市公安局发布的《关于对举报暴力恐怖犯罪线索实施奖励的通告》,使市民了解到,发现非法制造、经营、传播、私藏暴力恐怖宣传品等犯罪线索,可通过拨打“110”、发送短信到平台“12110”等途径向公安机关举报,共同防范打击涉恐犯罪活动,共同维护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链接:5条反诈锦囊您收好!

1.拒绝不明网站链接,警惕预防各类木马病毒的攻击;加强个人信息管理,避免隐私数据泄露,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依法文明健康上网,抵制网络谣言,积极传播网上正能量。

2.刷单都是诈骗!骗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骗刷单,再编造各种理由拒绝返还本金与佣金,直至失联。受骗人群多为在校学生、低收入群体及无业人员,你看中的是佣金,骗子看中的是你的本金,兼职刷单是骗子给出的一项永远无法完成的任务,刷单套路深、务必要当心。

3.如有贷款需求,一定要去银行或正规贷款平台,不要被其他途径宣称的门槛低、放款快等噱头迷惑。凡是让你提前缴纳质押金、保证金、解冻费的都是骗子。凡是告诉你信誉度不够,交钱做流水刷信誉度的都是骗子。

4.犯罪分子以社保卡升级、医保卡到期为由,诱骗群众点击藏有木马程序的短信链接后盗刷银行卡内资金,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未知短信链接切勿点击。

5.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