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进行时·调研篇】延链 补链 壮链 优链 ——来自天津市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调研报告

2023-12-12 14:05:45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农宣 责任编辑:明晓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天津12月12日电(农宣)近年来,天津立足新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保供给、保安全、保畅通”为出发点,大力发展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生产生活服务业、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和乡村富民产业等乡村产业,培育一批市级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聚焦“小站稻、蔬菜、畜牧、水产、林果”等优势产业,发展农业全产业链,培育“链主”企业,聚集生态涵养、休闲旅游、文化传承等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延链、补链、壮链、优链,全面提升天津乡村产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增实力。目前天津共有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3个和国家农业产业强镇9个,共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0.1亿元,已到位8.16亿元,培育44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培育一批市级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梯次培育格局基本形成。

一、总体概况

截至目前,天津现有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分别为宁河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宝坻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滨海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武清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共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7亿元,已到位2.9亿元;现有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3个,分别为天津都市型奶业产业集群、天津都市型生猪产业集群和天津市小站稻产业集群,共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5亿元,已到位4亿元;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9个,分别为蓟州区出头岭镇、西青区辛口镇、北辰区双街镇、武清区梅厂镇、津南区小站镇、宁河区岳龙镇、静海区台头镇、蓟州区下营镇和蓟州区上仓镇,共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0.9亿元,已到位0.76亿元。合计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0.1亿元,已到位8.16亿元。

(一)现代农业产业园。天津10个涉农区中已有4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分别为宁河区(2019年,主导产业为小站稻和生猪)、宝坻区(2020年,主导产业为奶牛和小站稻)、滨海新区(2021年,主导产业为对虾和鲆鲽鱼)、武清区(2022年,主导产业为蔬菜和奶牛)。截至目前,宁河区和宝坻区已通过国家认定,滨海新区已完成认定答辩工作,武清区已通过中期绩效评价。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共计划建设99个项目,目前已完成76个,在建18个,未开工5个;计划总投资117.16亿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7亿元,目前已实际到位2.9亿元,地方统筹或整合配套16.966亿元,项目单位自筹资金96.88亿元。

(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天津累计建设奶业、生猪、小站稻3个产业集群。奶业产业集群共包括武清区、北辰区、静海区、滨海新区、食品集团、农业中心和农科院7个单位。7个单位共建设各类奶业发展项目35个项目,总投资12.2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亿元,自筹资金10.24亿元;目前35个项目主体已经全部完工,已完成验收和绩效自评价工作。生猪产业集群共包括蓟州区、宝坻区、宁河区、滨海新区、食品集团和农科院6个单位。6个单位共建设各类生猪发展项目35个项目,总投资9.4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5亿元,已全部到位,自筹资金7.93亿元;截至目前,28个完工,7个在建。小站稻产业集群共包括宝坻区、宁河区、津南区、西青区、农业中心和农科院6个单位。6个单位计划建设各类小站稻产业发展项目49个,计划总投资9.8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亿元,目前已到位1亿元,初步确定实施的27个项目已陆续开工。

(三)农业产业强镇。农业产业强镇共包括蓟州区、西青区、北辰区、武清区、津南区、宁河区和静海区共7个区9个镇。其中蓟州区出头岭镇、西青区辛口镇、北辰区双街镇、武清区梅厂镇、津南区小站镇、宁河区岳龙镇、静海区台头镇7个镇已经完成国家创建任务,已经获得国家认定。9个镇共建设各类强镇建设项目33个,总投资5279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9000万元,地方债及各类财政资金6301.54万元,自筹资金37497万元。上仓镇农业产业强镇重点支持东塔驴生产加工能力提升、研发转化能力提升和品牌营销能力提升3个项目,全面提升上仓镇东塔驴产业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二、取得上述成效,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天津市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方案》,突出农业高质高效,推动乡村产业全面升级。编制小站稻产业提升、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乡村旅游发展等五年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重点、夯实发展基础。印发《天津市乡村产业招商引资工作方案》,积极编制《天津市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争取更多资源投入乡村产业发展。印发《天津市市级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培育工作方案》,做好市级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储备工作。

二是强化主体培育。持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规模,培育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3家,其中国家级22家,销售收入304.43亿元;农户家庭农场1000余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00余家;市级农民合作社475家、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56家。扶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8个,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59个(社员户数4410户)、家庭农场95个、种养大户98户,覆盖蔬菜、小站稻、甘薯种植和生猪、水产品、奶牛、肉羊养殖育种等行业领域,通过“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组织模式,带动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农户共同发展。

三是强化政策集聚。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推进投保贷联动,实现政府、银行、保险、担保共同发力,加大国家级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支持力度。打造乡村产业“圈层”发展格局,实施5131培育工程,逐步推动5个市级产业集群、10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0个市级农业产业强镇、100个市级特色产业示范村培育与创建。强化用地保障,出台《市农业农村委关于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的意见》和《天津市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2022年)》,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用地、资金、用工、人才引进、入学就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营造促进乡村产业发展良好环境。

四是强化全产业链建设。围绕打造天津优势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引领作用,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实现从“田间道餐桌”的全产业链发展。突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品牌+农户”的模式,多元开发的联农带农推进机制,让农民分享更多二三产业增值收益。持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规模,支持企业强强联合、同业整合,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销售、服务有机结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五是强化联农带农。建立健全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订单生产、利润返还、股份合作、“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不断增强农民股金、薪金、租金等收入,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增加农民在产业合作中的资产性收入。鼓励农户立足区域特色优势资源,发展直播带货、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2022年天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18元,城乡居民收入比1.83: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保持全国最低。

六是强化农文旅融合发展。将农业与生态、文化、旅游、康养等元素结合,依托现有农业资源,发展集农业体验、休闲度假、美食购物、健康养生为一体的休闲旅游。打造蓟州、宝坻、武清3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培育34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出“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拾趣”四季休闲精品线路,推出“宁河七里海贝贝生态农场”“津南小站迎新嘉年华”“蓟州稻草人开心家庭农场”等多个乡村旅游新景点,培育滨海崔庄古冬枣园、津南小站稻种植系统2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下一步,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将围绕现代都市型农业这一特点,“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全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全链条升级,打造“小而全”“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的乡村特色产业体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不断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格局。

一是持续推进“土特产”培优。做精做优乡村特色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小站稻、畜牧、蔬菜、水产、林果5大优势主导产业,做优做精食用菌、杂粮、山货、果品、花卉、三辣、粮油、萝卜、观赏鱼、河蟹、海珍品、南美白对虾等特色产业,做活做特年画、绢花、葫芦、剪纸、编织、刺绣、特色食品等乡土产业,做稳做新中央厨房、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精深加工、农事体验、康养文旅等新产业新业态,做细做实农业生产托管、农机作业、农资供应、农技推广、农村产权交易、农村金融、农村商贸流通等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服务业。

二是持续推进载体建设。重点推进奶业、生猪、小站稻和精品蔬菜产业集群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水平;持续做好出头岭镇等12个以上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持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规模,支持企业强强联合、同业整合。持续实施“5131”创建工程:围绕5大优势主导产业培育5个市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以“一区一园”为目标培育10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特色产业示范村镇建设,培育30个市级农业产业强镇、100个市级特色产业示范村。通过市级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培育,探索农产品投入、生产、销售、康养、文化、科技六位一体的融合发展新模式,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乡村产业“圈层”发展格局。再推介一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打造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示范点,推介一批休闲农业精品路线。

三是持续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深入挖掘乡村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形成一批可学可看可复制的典型经验,借助农民丰收节、农交会、农加工投洽会、农村创业创新大赛、乡村振兴人才联盟培训班等载体广泛宣传,发挥榜样带动作用,营造全市大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供稿/天津市农业农村委

编辑:白雨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