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 绿色发展——北辰区中河头村乡村振兴侧记

2022-09-04 13:47:52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吉宝刚 张馨月 责任编辑:康小君 字号:T|T

大运河水,延绵流淌,千年不息。运河古道环绕的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有一个美丽村落——中河头村,那是一方孕育着革命精神的红色沃土,百年来,红色基因根植于此,涌现出多位革命烈士,是天津革命老区之一。

100年前,天津党组织创始人和领导者之一的安幸生烈士在这里振臂高呼,参与组织天津的学运、工运和农运,站在反帝反封建反军阀斗争的最前列,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了恢弘壮阔的一页。

90年前,在这片诞生了“革命先锋”安幸生的红色沃土上,又接续诞生了天津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西北乡农民支部。共产党员孙振武将革命火种再次引入津郊大地,星星之火便在这片热土呈燎原之势。

如今,在这片先烈工作、生活过的地方,中河头村也已成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典范。

微信截图_20220904135306.jpg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沧海横流 践行先烈初心

漫步中河头,一株风骨遒劲饱经沧桑的百年老槐,荫护着身后矗立的一座青砖灰顶三合院建筑。这便是安幸生烈士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虽然曾被日本侵略军烧毁,但在多年风雨的侵蚀后依然静静挺立在这片红色大地上,亦如烈士之精神。1997年这里被列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21年被列为天津市首批红色旅游景区和第一批革命文物,2022年8月被确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微信截图_20220904135319.jpg

百年前的天津,安幸生与周恩来、张太雷、于方舟、邓颖超等人一样,都是闻名遐迩的革命先驱。安幸生,原名安毓文,为掩护身份,更好地为党组织做贡献,取“自己有幸接触到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生”之意,改名为安幸生。

走近安幸生烈士,我们发现他有太多的第一:天津籍第一位中共党员;中共天津党团组织创始人之一;天津工运领袖、天津总工会第一任委员长;天津第一位参加全国党代会,也是唯一参加中共“五大”的正式党代表。他在青年时期便满怀热忱参加和组织爱国运动,在李大钊的指导下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创办“新生社”和《新生》杂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开展学生运动、农民运动、工人运动,推行《劳动法案大纲》,组织天津海员大罢工、“砸裕大”事件……将天津工运事业不断推向高峰,最终因叛徒出卖,25岁时英勇牺牲。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天津工人运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安幸生用自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史海钩沉 赓续红色血脉

在中河头村党群服务中心北侧,一幢崭新的仿古院落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2022年初复原的中共西北乡农民支部旧址。

1662271070165344.jpg

旧址由主题广场、西北乡农民支部历史陈列馆、三河头平民学校旧址三部分构成,以20世纪30年代乡村民居为背景,还原了革命先烈与当地农民共同劳动、开展革命活动的真实场景。小院内,河头学校会不定期组织学生代表开展别开生面的现场思政课,由全国优秀乡村青年教师、河头学校思政课教师林茂向孩子们介绍那用一件件红色文物串联起来、孙振武建立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感人红色故事……

1921年7月,红船上诞生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此,红旗漫卷中国。那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天津早期党员,在组织领导市区人民开展反帝斗争的同时,利用一切机会和条件,深入农村宣传革命,组织农民进行斗争,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正是在这关键时期,在津北郊区农村中河头,中共西北乡农民支部诞生了。

微信截图_20220904135359.jpg

出生于河北省阜城县的孙振武正是西北乡农民支部的创建者。1931年10月,根据党组织安排,27岁的孙振武来到三河头小学教书,一边教学,一边从事革命活动。那时天津局势非常紧张,白色恐怖笼罩津门,党的印刷工作遇到了困难。受党组织委托,孙振武把一台油印机运到三河头,肩负起了秘密印刷的任务。他白天教书,晚上刻蜡版油印党的文件和宣传材料,再交由交通员将印好的材料和文件带回市内。

与此同时,孙振武还创办了三河头平民学校,在他的启发帮助下,当地农民安毓树、丁春发的思想觉悟也有了很大提高,不久,孙振武就介绍他二人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2年4月,孙振武带领安毓树、丁春发建立了中共西北乡农民支部,孙振武任书记,安毓树负责组织和宣传。在子牙河畔三河头的乡村小屋里,天津农村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就此诞生了,这是当时天津8个基层党支部中唯一的农村支部。

“在中共西北乡农民支部的影响下,到1949年9月,津北郊区境内各村镇共有党员470名……”林茂老师一边动情地讲述这段峥嵘岁月,一边和孩子们一起操作起印刷刊物的传统油印机——这正是中河头村今年开发的“沉浸式”红色教学课上的一幕,通过体验老一辈共产党员印刷“新生社”刊物、成立“工会”、开展地下秘密活动等“红色场景”,现场感受“吾愿吾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的慷慨激昂和“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的义无反顾。今年以来,已先后有5000多名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实地感悟红色精神、汲取红色力量、赓续红色血脉。

振兴乡村 红绿双核驱动

时光匆匆,岁月沉淀。数不尽的红色故事,根植在中河头红色基因里,那抹不去的印记,是中河头的骄傲和底色,激励着一代代奋发前行。

走在村里干净整洁的胡同里,听老人诉说着中河头这些年的变化,“以前村里都是小胡同,家家户户门口堆的都是柴火和煤球,车都没地方搁,冬天和饭点儿一出门啥都看不见,全是烧火的烟”。随着这些年人居环境整治、户厕改革、煤改电政策的出台,路边的违建都拆了、路面硬化清整了、垃圾也统一收储了,家家户户用上了电暖气和户内厕所,每个老百姓都实实在感受到生活的改变。

微信截图_20220904135344.jpg

这些变化,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党建工作的引领。这几年,村里来了区委派驻的第一书记、来了北京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村官、来了扎根基层的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洪流中,中河头在“红色河头、绿色双口”发展思路下阔步前行。修缮后的安幸生烈士故居参观量与日俱增,成为天津党员群众瞻仰革命精神的“红色地标”;新复原的天津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旧址,已成为与烈士故居一脉相承、各有侧重的红色旅游“打卡地”;由市、区党史专家组成的中河头红色文化研究会,为北辰乃至天津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新动能;成功落地的中央党校“红色联创”智慧党建示范基地,已成为市委党校、市支部书记学院的现场教学点;积极争取的中央彩票基金扶持革命老区5000万资金,更为打造中河头红色文化产业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支撑……

微信截图_20220904135436.jpg

阳光从老槐树缝隙中洒落,烈士故居门口小桌上摆放的“多肉绿植”装在一个个印有红色标语的花盆里,传递着中河头年轻人拼搏向上的激情和热忱。来参观的人们不时驻足,被可爱的小家伙们吸引。这些“多肉绿植”是由村“两委”带领村民种植并设计的文创产品,结合红色研学拓宽销售渠道,培育形成生机勃勃的红色产业。今年以来,很多村民又经营起了“忆苦思甜饭”,延伸发展农事采摘体验项目,中河头热闹起来了,老百姓的钱包也鼓起来了,一切美好和幸福都在徐徐走来。

走进中河头党群服务中心,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忙得热火朝天。“中河头是大运河畔一块红色宝藏,必须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这是我们大家伙儿的心愿和目标。”忙了一天的中河头村第一书记程相博深有感触地说。

收获季节的北辰秋高气爽,穿城而过的京津高铁诉说着新时代发展的动人故事,大运河畔的红色名村中河头,也搭乘着乡村振兴的快车,续写着新时代的红色“新生”。

中国小康网天津9月4日电(吉宝刚 实习生 张馨月)

联合报道/中共天津市北辰区委组织部

中共天津市北辰区委宣传部

中共天津市北辰区委网信办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